藝術行旅──冬遊絲路探訪壁上博物館

文/七逗旅遊網提供 圖/巨匠旅遊

敦煌,位居古絲綢之路的「咽喉重鎮」,是佛教和佛教藝術西域東傳的第一站。先後開鑿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東千佛洞等規模大小不等的石窟羣,有着全世界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產。這個開鑿時間跨越千年,是融建築雕塑、壁畫三者於一體立體藝術,它將文明演進軌跡用各種藝術形式留存在這歐亞要道上,成爲沙漠中的文化明珠,留下中西文化交流最璀璨的史頁

▲搭乘蘭新高鐵,展開輕鬆的絲路宗教藝術之旅。

最具文化價值的「東方羅浮宮」——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目前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被認爲是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著名美學家餘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書中曾寫:「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其中,「第45號特級洞窟」是莫高窟盛唐時期的代表窟之一,唐代是莫高窟彩塑的黃金時代,除善於營造大型佛像,更精於塑造與人等身的羣像,第45窟的塑像就是典型代表作品。

另外,「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有目前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地唯一的球幕影院,結合現代科技活化了文化遺產資源。

▲敦煌莫高窟第45窟的菩薩塑像,是唐代彩塑菩薩的上乘之作。

月牙泉沙水共生塞外奇景

在敦煌的沙山有個古老神奇的五彩傳說,而被鳴沙山所環抱的月牙泉,數千年來沙山環泉,泉映沙山,猶如一塊光潔晶瑩的翡翠鑲嵌在沙山深谷中,古稱沙井,清朝時被譽爲敦煌八景之一。唐代時,月牙泉產有鐵背魚和中藥材七星草,據說可治百病、延年益壽,因此也被稱作「藥泉」。月牙泉流沙泉水之間相距僅有數十米,雖遇烈風卻不被流沙淹沒,地處戈壁沙漠,泉水卻不濁不涸,這種「沙水共生,山泉共存」的地貌特徵,成爲塞外特殊奇觀景緻。

來到鳴沙山沙漠地區,見到了「天下沙漠第一泉」美稱的月牙泉,當然要騎乘駱駝觀賞鳴沙山的美麗山陵線,纔算是完美的沙漠旅程。在這絲路必經的大漠裡,騎上沙漠之舟悠遊,發思古幽情,欣賞沙漠陵線那美麗曲線,彷彿千年的絲路商旅依然活躍眼前。

▲月牙泉宛如鑲嵌在沙山深谷中的一彎翡翠新月

車遊蘭州體驗黃河風情蘭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在5000年前,人類就已經在這裡繁衍生息,是聯繫西域少數民族的重要都會和紐帶,而且是中國唯一被黃河貫穿的城市。就讓我們乘車體驗這條中國母親之河的風光景緻。

中山橋舊名鎮遠橋,位於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是蘭州市內標誌性建築之一,建於西元1907年,由德國人修建,橋樑所有的建材都爲德國原產,是蘭州歷史最悠久的古橋,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

▲黃河鐵橋旅人到蘭州必來景點,是蘭州的標誌性代表!

另外,在黃河南岸的濱河路中段,有座「黃河母親像」雕塑,是由甘肅知名的女性雕塑家所創作,以「母親」和一「男嬰」組成構圖,象徵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和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華夏子孫。構圖簡潔卻寓意深遠。▲黃河母親像在中國全國首屆城市雕塑方案評比中曾獲優秀獎

嘉峪關雄偉闊氣是中西文化交流承軸

嘉峪關是萬里長城最西端關卡,因地勢險要,加上由所謂『五里一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堅固的軍事防衛工程,自古都是人們眼中的「雄關」。在古「絲綢之路」,從嘉峪關出了城,就是西域,許許多多的商隊和旅行者就從這裡交流,成爲東西交融的絲路文化的媒介,爲人歌詠

在嘉峪關一直流傳着一個傳說,相傳在明朝修建嘉峪關時,主管官員要求工程主持人預算用材必須準確無誤,對於工程主持人來說是一大難題。後來,在工匠們的幫助下,工程主持人得以做了精確計算。當工程竣工,所準備的磚瓦木石全部用完,只剩下一塊城磚,這塊磚就被稱爲「最後一磚」。這塊磚現仍放在會極門門樓檐臺上,成爲旅遊者必看的景物,也感佩古代工匠們的聰明才智。▲嘉峪關是明朝西端的第一重關,也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

古絲路蘊藏着中國深厚的藝術文化底蘊,也融合了西方宗教文化元素,在這宗教藝術的大型博物館裡,值得我們逐一探訪,不妨跟着巨匠旅遊獨家規劃的行程,深入瞭解。

更多相關訊息▲ 冬遊絲路睡臥敦煌、莫高窟二次進窟丹霞五彩山、嘉峪關城樓、羊背宴8日 https://goo.gl/AU5DoZ▲ 美學絲路豪華五星、莫高窟二次進窟+45號特窟、兵馬俑、天山天池、羊背宴11日 https://goo.gl/1KGzsi★ 市場獨家敦煌莫高窟——深度佛窟藝術文化之旅★ 兩次進窟★ 搭乘駱駝進鳴沙山,觀看美麗的鳴沙山後山陵線

詳情請洽:巨匠旅遊/凱旋旅行社(02)2577-5000網址www.artisa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