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埋線還不夠!中醫師曝加碼「2招」讓甩肉更有感

▲中醫減重搭配斷食和按摩效果好。(圖/翻攝自IG/rubyxiaoxiao、k__jenny,以下同)

記者曾怡嘉 / 臺北報導

許多人運用中藥鍼灸、埋線來雕塑美體,不少藝人大方承認是透過中醫減重。中藥能依個人體質調理五臟六腑功能,進而改善肥胖體質。醫師蔡欣妤醫師表示除了透過上述方式建議還可透過按摩穴道蛋白質及減糖飲食控制,減重事半功倍。按摩穴道減重

丹溪心法有言:「肥人多痰溼。」痰溼體質的女性多半是梨形身材,通常是因爲喜歡吃甜食高熱量食物搭配冷飲,容易造成腸胃功能失調導致氣血循環不通,新陳代謝減慢,脂肪持續堆積而造成肥胖。

除了飲食控制和吃藥調理外,穴道按摩也能派上用場。藉由按壓刺激腹部中脘水分關元天樞等穴道能促進腸蠕動,消除脹氣、排除多餘水分和宿便。按壓手足陽明大腸經胃經合谷豐隆水道、足三裡穴位則能調整腸胃系統,利溼除痰,加速新陳代謝。

Ruby Xiao Xiao(@rubyxiaoxiao)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9 年 6月 月 24 日 上午 12:02 張貼

飲食控制減重

蔡欣妤醫師也建議可以多攝取蛋白質高纖維和減糖飲食。吃下的蛋白質進入小腸後,會刺激膽囊收縮素 CCK 的分泌,膽囊收縮素可以讓人產生飽足感,抑制食慾

間歇性斷食則是因吃飽飯後血糖上升,身體利用葡萄糖儲存脂肪,而斷食8至12小時後,肝臟會將體內脂肪轉化爲酮體,爲組織提供能量來源。酮體除了可以降低胰島素抗性改善血糖、降低血壓和增加運動燃脂功效外,進一步減少腹部脂肪。

最常見的三種間歇性斷食方案是隔日斷食、5:2間歇性斷食(每週斷食2天)和每日限時進食(建議達到每日空腹16-18小時), 有胃酸逆流容易胃腸不適的人則較建議斷食8至10小時。

►►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