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太多/保險業爭取分級管理提升競爭力

記者蔡怡杼臺北報導

政府管太多,保險業出問題只會實施連坐法!保險經紀人協會理事長信力表示,壽險業不應該爲了業績而一昧衝刺類定存保單,支持保險局對利變型保單的控管,不過,他也認爲保險局應「分級管理」,讓部分體質較優、較具競爭力的業者可以提供更有競爭力、或更優惠商品,屆時不僅可解決保險業惡性競爭,同時,保戶也可以有更多元的商品選擇。

「保險業面臨最大困境爲分級管理無法落實」王信力指出,目前保險公司體質落差很大,但保險局對於商品費率以及架構的管理趨於一致,使得部分體質較優、較具競爭力的業者無法提供更有競爭力或者更優惠的商品,爲創造保戶、業者以及產業發展三贏,建議保險局可以依造RBC(資本適足率)的不同而分級調整管理措施

其次、長年期以及短年期商品的預定利率也應該要有較明顯的區隔,王信力表示,保險局爲落實風險管理,卻忽略了長年期以及短年期商品的預定利率應該要有明顯區隔,使得目前民衆最需要的重大疾病保險、長期看護保險等終身險的保費也都相對較高,恐不利商品推廣。

再者、建議開放「雙幣保單」,王信力說明,相對外幣臺幣利率長期處於低點,如部分美元保單宣告利率甚至可達3.5%以上,臺幣保單利率則僅2.25%左右,中間存在龐大的利差,不過,對保戶來說,當面臨重大疾病保險等一次性給付時,領取美元或臺幣其實差異不大。

王信力指出,外幣利率較高,保費也相對便宜,加上臺灣外匯管制已鬆綁,對保險公司來說,承做雙幣保單的風險不高,這樣業者也可以不用擠在一起競爭,且對消費者來說,也可以有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