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達人-Ambidio創辦人 吳採頤創新發明 音樂路超展開

達人小檔案

「我一直認爲,我的人生就是一場超展開!」年方33歲、聲音科技新創公司Ambidio創辦人吳採頤笑說。

長相清麗、話音甜軟的吳採頤,從高中就加入熱音社玩吉他大學雖是醫學相關,但她並未放棄對音樂的熱愛,畢業後「不務正業」在樂器行當了兩年吉他老師,之後才赴紐約攻讀音樂科技碩士,畢業後卻未踏入原先以爲的混音行業,反而飛到西岸的好萊塢,在27歲那年創立了Ambidio,多了新創企業家的新身分。

吳採頤的Ambidio專精於立體音效,而且無須購置昂貴裝置,透過一般雙聲道喇叭就能聽到聲音在耳旁「飛來飛去」的現場感受。她解釋,其原理類似3D電影,是透過特殊技術「欺騙大腦」,讓觀衆認爲看到的東西是立體的。而吳採頤的技術也是以此種模式,讓聲音在腦中重新定位,呈現出立體環繞效果

四人公司 成就驚人

她的公司僅四人,規模不大,但投資者和成就卻相當驚人。吳採頤的聲音獨門技術不僅獲得美國音樂團體黑眼豆豆主唱威爾(will.i.am)、香港首富李嘉誠維港投資與迪士尼公司的注資,並找到星戰之父喬治盧卡斯旗下的「天行者音效」(Skywalker Sound)擔任策略顧問,更在2019年獲得「好萊塢專業協會」頒發傑出工程技術榮譽獎,也是該獎項成立以來最年輕、規模最小的獲獎公司。

吳採頤雖然開玩笑說,「我是想要走音樂這條路的,誰知走偏了」,但實際上她的理性職涯規劃,都架構在她骨子裡對音樂狂熱的感性之上。

吳採頤說,在紐約大學就讀時,爲了一項配音作業曾在錄音室熬夜數天,卻發現作品用筆電或是其他設備收聽時,效果永遠和錄音室聽到的差了一大截,「我強迫症大爆發,一定要找到可以讓大家都收聽到不失真錄音的辦法」。

醫學和聲音科技雙背景

醫學和聲音科技的雙重學術背景,吳採頤嘗試從聲音在腦中傳導的迴路着手,透過「魔幻手法」欺騙大腦,讓聲音呈現出另一種面貌。

先前臺灣天團五月天的「人生無限公司演唱會紀錄片,就採用了ambidio的軟體技術,讓觀衆即便在家收看也能感受到環繞音效。吳採頤在臺灣的最新合作案,則是風潮音樂2020年9月底推出的「吼海」專輯,邀請曾獲葛萊美獎的Deep Forest(Eric Mouquet)操刀,將胡德夫戴曉君等臺灣原住民聲音重新混音,並加上Ambidio的技術,讓觀衆體驗到更具景深的環繞聲音。

吳採頤形容,這項技術可以給藝術家另一種說故事方式,「就像把畫框放大,藝術家可以把東西放的更滿、或是藉由更多留白凸顯故事主體」。

談到未來的發展,吳採頤規劃包含電影電視、電玩與VR、體育及音樂等四大類。但她坦言疫情衝擊,2020年原本計劃施展手腳的電影和體育活動暫時擱置,至於電玩通常需時三至五年製作期,非一蹴可幾。不過危機或許也是轉機,2020年以來Podcast(播客)在全球掀起熱潮,加上隔離帶動影視收聽需求,「我們的技術也可以讓Podcaster有另種表現方式」。

達人小檔案

現 職:新創音效公司Ambidio創辦人

出  生:1987年5月4日

學  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系

紐約大學音樂科技研究所

經  歷:樂器行吉他老師

獲  獎:2019年7月,Ambidio獲好萊塢專業協會(HPA)

傑出工程技術榮譽獎,也是該獎項成立以來最

年輕、規模最小的獲獎公司

達人座右銘

mono(單聲道)、stereo(雙聲道)、Ambidio(吳採頤發明的環繞立體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