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海巡雙船體巡防艦海上試測 漢光演習將試射雄三飛彈

直擊海巡船體巡防艦海測,明年漢光演習試射雄三飛彈。(戴志揚翻攝)

海巡署以海軍沱江艦爲藍本打造12艘雙船體巡防艦,首艘「安平號」今年4月下水後,日前陸續進行各項性能海上測試,順利達到極速43.1節(時速約80公里),創下國內各型艦海上紀錄,同時艦上配備由中科院研發的鎮海火箭彈也首次正式曝光,據瞭解,安平艦極有可能在明年漢光演習中進行雄二極雄三飛彈測試射,以驗證「平戰轉換載臺」的功能,《中時新聞網》取得海上測試影片讀者一睹海上英姿

直擊海巡雙船體巡防艦海測,艦艏甲板上已裝設鎮海火箭彈(黑色長方發射器)。(戴志揚翻攝)

根據海巡署規劃,雙船體巡防艦預計打造12艘,目前已經完成兩艘,第二搜預計也將在近期內下水,未來將可擔負「平戰轉換」的載臺使用,等於是第二海軍功能。

直擊海巡雙船體巡防艦海測,明年漢光演習試射雄三飛彈。(戴志揚翻攝)

海巡署的雙船體巡防艦,除了具備飛彈發射器與雷達戰鬥系統模組化載臺,以因應戰時可以隨時進行改裝。平時則固定配備有中科院所研發的「鎮海火箭彈」系統、國造遙控T-75S海軍型20機砲與高壓水砲等。

海巡署表示,首艘「安平號(CG-601)」近期密集高雄外海進行海上測試,結果航速比要求的39節還快,竟然飆出43.1節的超高速,如果海上測驗順利,將在12月撥交給艦隊分署南部機動海巡隊。

海巡官員表示,表示除了一般性執法外,爲了驗證戰時可以隨時配備雄風飛彈進行對艦攻擊,因此艦上預留有飛彈發射與雷達戰鬥系統模組化載臺,因此明年漢光演習時,安平艦將有可能進行雄二或是雄三飛彈試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