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賞一次月不吉祥?日本中秋賞月「賞兩次」

日本臺灣中秋賞月習俗大不同。(圖/少帥禪園提供)

旅遊中心綜合報導

即使日本現行早已廢除舊曆改用新曆,但仍舊保有像中秋節等少數陰曆中的節日。與臺灣每逢農曆8月15日中秋節賞月兼「一家烤肉萬家香」的景象不同,日本傳統過中秋賞月賞「兩次」。

與臺灣傳統多固定於8月15日這天團圓賞月慶中秋不同,日本傳統中賞月分兩次,除了8月15日外還有農曆9月13日,通常以「十五夜」和「十三夜」簡稱。

▲日本中秋會準備別名「月見糰子」的江米糰子、象徵稻子豐收的芒草和當季盛產芋頭拜月。(圖/取自維基百科)

「十五夜」在日本又被稱爲「仲秋明月」、「芋名月」等。平安時期貴族們每到這天就會舉辦觀月宴,或乘船遊湖賞月;到了現代,因15日又正值稻荷豐收的時節,爲了表示對自然賜予的恩惠的感謝之意,各地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家家戶戶也會準備15顆別名「月見糰子」的江米糰子、象徵稻子豐收的芒草、當季盛產的芋頭和插花拜月,之後邊品嚐月見糰子邊賞月。

「十三夜」在拜月時會供上栗子大豆,所以又被稱爲「慄名月」或「豆名月」,是日本特有的風俗習慣。日本江戶時期,在遊裡日語中的青樓)都會大肆慶祝「十五夜」和「十三夜」,但據說如果受遊女之邀前來的客人僅參加十五夜宴,將使遊女被客人厭惡,因此遊女們每到十五夜這天都會邀請身分顯赫的達官貴人前往,確保十三夜時貴人還會前來,讓她們不會被厭惡,這個忌諱後來被稱爲「片月見」。到了現代,「十三夜」賞月已不再僅限於遊裡中,但日本人仍舊認爲「片月見」將引來災厄,因此纔會定下中秋賞兩次月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