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將籤FTA 工總:產業界一片哀嚎

工業總會十分關注臺灣產業發展。(圖/記者林信男攝)

記者林信男/臺北報導

外電報導南韓中國大陸在10日上午宣佈,已完成自由貿易協定(FTA) 實質性談判。對此,中華民國工業總會表示,臺商經營對岸市場多年,現在等於拱手讓給南韓,我國產業界「一片哀嚎」,且感到沉痛、憤怒、憂慮。

工總指出,海關資料顯示,中國目前已是南韓最大貿易伙伴,佔南韓2013年總出口值的26.05%,根據談判成果中韓貨品貿易方面,將有超過90%以上的稅則號列、85%以上的貿易額會開放,除貨品貿易外,還包括服務貿易、投資電子商務競爭政策政府採購、環境規則等17個經貿議題領域

工總強調,雖然中國大陸與南韓完成FTA簽定,是預料中的事,政府官員也曾多次呼籲,但看到中韓兩國宣佈結束談判,年底即將簽定FTA的新聞畫面時,還是讓臺灣產業界「一片哀嚎」,感到沉痛、憤怒、憂慮。

工總感嘆,臺灣因內部爭議,導致服貿貨貿等ECFA後續談判被擱置,南韓與中國大陸進行FTA談判的時間晚於臺灣,卻先馳得點,比臺灣更早取得中國大陸市場的關稅及非關稅障礙排除等優惠,一旦南韓站穩中國大陸市場,臺商想要再搶回來,絕非易事。

太陽學運後,朝野同意建立兩岸協議監督機制,不過工總憂心,時間已過了好幾個月,兩岸協議監督機制卻毫無進度,經貿談判繼續擱置,中韓FTA完成談判後,我國與南韓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關稅優勢差距,勢必不斷增加。

工總說,樂見更嚴謹的兩岸協議監督機制,能保障臺灣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但絕不該無限上綱,朝野不能總是惡鬥,只關注選舉,卻完全忽視國際經貿發展與臺灣經濟前景

工總強調,「沒有產業,就沒有就業機會!」臺灣缺乏天然資源內需市場又小,產業生存極爲不易,只能仰賴出口,維繫經濟成長動能,若臺灣人民無法溫飽,「民主的果實是不能生根茁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