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信評:壽險業ROAA低 維持負向評等

新壽101年稅後賺55.28億元,主要歸功於REAT、REIT等實現獲利。 (圖/資料照片)

記者蔡怡杼臺北報導

國壽等5家國內壽險業者去(2012)年大賺逾360億元,全體壽險業全年淨賺約400億元,爲金融海嘯來新高。不過,中華信評表示,壽險業2012年反彈獲利的情勢代表壽險業者面臨的信用風險結構有所變動,維持臺灣壽險業的負向評等展望看法。

國泰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南山人壽中國人壽5家壽險業者去年稅後淨利超過360億元,若再加上三商美邦人壽、臺灣人壽等,估計整體壽險業去年獲利400億元以上,爲金融海嘯以來最佳表現。

中華信評指出,臺灣壽險業2012年已轉爲獲利,結束了自2008年以來連續數年的淨虧損或淨損益兩平狀態,但以平均資產報酬率ROAA來看,低利率表現與資本水準波動則仍持續對壽險業整體信用結構的改善形成限制。

中華信評分析師王珮齡預估,臺灣壽險業者2012年的ROAA仍低,爲0.3%,這個水準不僅低於最近這波全球金融動盪之前業者維持的0.4%至0.7%範圍,同時亦較亞太區同業的表現爲低。

王珮齡指出,低獲利情況延續的時間已超出中華信評原先的預期,而且就當前利率水準仍普遍偏低、經濟成長減緩、以及全球資本市場波動的情勢來看,可能還會維持在停滯狀態。

中華信評表示,與主要的亞太地區或全球同業相較,臺灣壽險業者的資本緩衝空間因受投資波動的影響而依舊維持在偏弱狀態。

臺灣壽險業的資本水準儘管自2008年起已有所回升,但至今尚未回到2006年至2007年時的水準。

臺灣壽險業者2012年10月底時的股東權益對資本比爲3.6%,而2006年至2007年時的前述比值則較強,約保持在5%至6%間。

王珮齡補充指出,過去幾年,壽險業者的總資產規模已隨保費收入較爲強勁的成長而增加,但其總股東權益則並未出現同步的增長,而且整體情況不大可能會在短期內獲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