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無病史突爆心肌梗塞 醫一查竟是這病惹禍

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鬱安。(北市聯醫提供)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近日收治一名自稱沒有任何慢性疾病的中年男性,過去無就醫記錄,首次掛急診就是急性心肌梗塞,幸好及時打通血管救回一命,住院後抽血發現,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達190mg/dL,才知罹患高血脂症。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臺灣18歲以上成人,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脂症,高血脂不易察覺,卻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也稱是健康的無形殺手,尤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升高是形成斑塊阻塞血管的主因,民衆不可輕忽。

先天性危險因子包括老化、男性、家族遺傳、以及部分遺傳性肥胖等,後天性危險因子則包括高熱量精緻飲食、缺乏運動、壓力與不正常作息、抽菸、以及過度飲酒等,這些是可靠改變生活型態來調整的。

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鬱安說明,血中脂肪主要是由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俗稱壞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俗稱好的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脂(TG)所組成,而高血脂症就是血中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異常升高。

陳鬱安說,2022年臺灣高血脂治療指引公佈,極低風險且LDL-C≥160 mg/dL者、低風險且LDL-C≥130 mg/dL者、中風險且LDL-C ≥ 115 mg/dL者,應開始非藥物治療,若治療3個月後未達到治療目標,應考慮藥物治療。

陳鬱安也說,糖尿病、非透析慢性腎病、LDL-C≥190 mg/dL者,發生動脈粥狀硬化心臟病的風險很高,需要立即進行降脂治療,且目標爲LDL-C<100 mg/dL;有2次(含)以上心肌梗塞、多血管冠心症者,LDL-C可考慮降至55 mg/dL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