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挖出2萬平方公尺的南宋衙署 地下室藏巨大金庫

重慶挖出2萬平方公尺的南宋衙署。(圖/翻攝自重慶晚報,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最近在2015年科研成果彙報會上表示,2014年底在合川釣魚範家堰遺址考古研究有重大突破,已經確定挖出的宋蒙戰爭時期合州州治衙署規模面積達1.5至2萬平方公尺,核心區大約有8000多平方公尺,是中國出土的高規格南宋時期衙署遺址,後院位置還藏有地下金庫

據《重慶晚報》報導,2014年底考古人員在合川區釣魚城範家堰遺址發現一座總面積1.5萬至2萬平方米的四合院形衙署建築專家推測這是宋蒙戰爭時期合州州治衙署所在地

這座建築是典型庭院式設計由北向南呈三層階梯式分佈,沿着山體前院、中院、後院,格局明顯;一二級階梯級差約3公尺,二三級級差約8公尺;在衙署的最頂端可以觀看江對面蒙古軍隊動態;從地理環境上看,這一座衙署在整個釣魚城防禦體系易守難攻,即便蒙古軍隊能看到這裡的燈光石炮的發射距離也難從山下打到衙署。

報導指出,位在二級階梯的中院是四合院建築,有儀門香房燈柱基座等,其中殘留的燈柱基座有3個,每個直徑約2米,均呈八角形,從位置和對稱原則推斷,還應該有第4個燈柱臺基,不過已經損壞;另外衙署的後院有一個地下室進口高2.3公尺、寬約1.6公尺,考古人員初步判斷,這應該是當時的地下金庫,存放貴重物品地方

史料記載,1279年釣魚城守王立投降,釣魚城未被屠城,但難逃毀城命運地面建築幾乎破壞殆盡,範家堰也沒幸免。此次考古另一發現,是在衙署遺址下面發現了大量火燒痕跡

重慶市文遺院院長東山判斷,該衙署遺址是大陸衙署考古的標竿建築,填補南宋時期衙署考古空白;從出土建築遺址規格來看,這是目前出土的高規格南宋時期衙署遺址,在當時的政治地位相當於全國廳級單位,需要皇帝親自批准才能搭建。

掌握即時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

►►►秒飛遙遠國度--歡迎「ET看世界粉絲團

►►►傳送第一手的新聞,鎖定《ET即時》粉絲團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