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江啓臣、趙少康的第一道考驗

中時社論

一位自稱「親韓人士」透露,韓國私下認爲,國民黨只剩下三條路線,一是遵奉九二共識的「馬英九路線」;二是不管對岸,只管臺澎金馬的「於北辰路線」;三是去中國化,變成臺灣國民黨的「林爲洲路線」。

公信力在放話與內鬥中流失

這位親韓人士不見得是代表韓國瑜發言,但他對國民黨的觀察尚稱精準。國民黨重新確認路線未必是壞事,只是長期以來國民黨沒有建立一個良好的,解決歧見的機制,不同路線寧可私下放話,也不願公開辯論。因此不難聽到,國民黨某甲認爲「九二共識」是活在過去,與年輕世代距離越來越遠;某乙則說兩岸政策貼近民進黨等於是自我否定,淪爲民進黨的副品牌,更得不到人民信任。國民黨的公信力就在ㄧ次又ㄧ次的放話與內鬥中流失殆盡。

威權時代的長期執政,讓國民黨人習慣家父長式的領導,提出不同意見幾乎與「造反」畫上等號。早從1988年的「主流、非主流」開始,反對黨中央的聲音就被以「逼宮」形容;1989年趙少康成立「新國民黨連線」,要求黨務改革,卻被迫脫離國民黨,出走成立新黨。再之後,國民黨歷經了宋楚瑜脫黨參選總統,連戰接任黨主席,再到「馬金體制」成形,國民黨的內部歧見,有逼宮,有出走,有陽奉陰違,有聽令不行,就是沒有溝通與辯論。

國民黨強盛的時候,這可能還不是問題,一旦陷入低潮,就可能演變成嚴重的分裂。2015年的「換柱」事件,不同陣營寧願高來高去,私下運作,就是沒有人願意站出來,以路線碰撞路線,說個清楚明白。

媒體常說:「團結不是國民黨的強項」,其來有自。反觀民進黨,黨內競爭刀刀見骨,分出高下後一致對外。1998年民進黨舉行中國路線大辯論許信良大戰新潮流,最後得出「強本西進」結論,並催生《臺灣前途決議文》。2013年民進黨的華山會議討論兩岸政策,雖然達不到黨內共識,但也讓蔡英文2016年乾脆以「維持現狀」模糊論述,避開兩岸罩門。這種對內勇於表達不同意見,對外強悍捍衛立場的文化,是國民黨應該要建立的。

最近,國民黨內部有個小插曲。趙少康拋出「這一波罷免之後是不是可以停了」的訴求,部分輿論解讀爲「罷免黃捷案之後,就不要再推動罷免了」。之後趙少康解釋,他說的「這一波」,是包括已經在進行連署活動的陳柏惟吳思瑤罷免案,建議之後不要再推動新的罷免,是語意上的歧異所造成的誤會。雖然是誤會,但過程中媒體出現對「路線辯論」的期待,國民黨還是不該讓民意失望。

視辯論結果決定下一步

學理上看,罷免門檻的確過低,但這個責任要由民進黨承擔。國民黨一直提醒「任期安定性」的重要,但2015年民進黨在罷免蔡正元失敗後,痛批罷免門檻過高不合理。當時蘇貞昌說:「制度設計的缺陷,讓民意不能如實地反饋回政治體系。」陳其邁說:「連蔡正元都無法罷免通過,未來其他『闌尾』更有恃無恐,民進黨將持續推動修法。」當時的民進黨對所謂「報復式罷免」沒有一絲一毫的顧慮,也全力在塑造對「藍委」的仇恨。之後民進黨完全執政,悍然下修罷免門檻,也藉此取回高雄政權。等到民進黨自己面臨罷免危機,忽然把過去嗤之以鼻的學理考量搬出來,說不要仇恨、不要報復,任期的安定性很重要,這怎麼會有說服力呢?

如果民進黨認知到,自己把罷免門檻修錯了,至少要先向韓國瑜這位錯誤罷免門檻的受害者道歉。如果罷免門檻太低是錯誤,韓國瑜被罷免就是錯誤,陳其邁現在當高雄市長也是錯誤。民進黨必須先承認這個事實,纔有資格去彌補過錯。

至於在現行的罷免門檻下,國民黨應該要如何運作才能凝聚「反萊豬」的能量,有不同想法的人不如公開辯論。我們呼應趙少康的說法,先完成已經在推動連署的罷惟、罷瑤案,再視辯論結果決定下ㄧ步。

繼宣佈參選國民黨主席後,趙少康又宣佈參選總統,立刻捲起千堆雪,當社會期待藍營一位27年前的政治金童復出時,也凸顯出國民黨嚴重的世代交替問題。如何重建國民黨新文化,帶動新社會動能,將是江啓臣、趙少康的第一道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