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司法是抗拒綠色威權最後希望

中時社論

民進黨執政5年,不斷收編獨立機關,閹割、壓縮公務人員民間人士的獨立人格,要求官民臣服於民進黨腳下,作其鷹犬,幾乎已經征服所有版圖。在這個獨立意志淪爲稀缺資產的當頭,喜見3個司法案件展現獨立意志,與執政當局意旨不同,益顯難能可貴。

司法展現獨立自主精神

第一個案件是彰化縣一名黃姓退休員警,前年11月在員林市欲對蔡英文總統車隊鳴笛抗議,遭警方團團包圍發生推擠,警方以員警遭推倒受傷爲由,控黃男妨害公務與傷害罪;彰化地院刑庭本案合議庭審判長簡璽容法官黃玉齡與黃士瑋以長達29頁篇幅敘明無罪判決理由,更在判決書中痛批:「來自高層的指示和壓力,已真正傷害了基層員警及國家的執法公信力。」

第二個案件是所謂「王立強共諜案」以及衍生出來的港人向心夫婦被羈押案。兩年多前總統選舉展開前夕,爆發了澳洲華人王立強共諜案,民進黨見獵心喜,大張旗鼓法辦,被王立強指爲共諜的香港中國創新主席向心夫婦,立即遭蔡政府以共諜罪攔下並限制出境。國安單位上窮碧落下黃泉查了500多天,因毫無所獲,檢察官未屈從民進黨政府的意志,硬以共諜罪起訴,而是以洗錢罪起訴。

第三個案件更難得。前立法委員段宜康2014年選舉無端指控國民黨候選人林滄敏侵吞曲棍球協會公款臺中地檢署檢察官陳隆翔查無實證,起訴內容無涉於此,林滄敏反告段宜康惡意詆譭名譽,法院判決段姓立委須登報道歉,但他挾怨報復,運作監察院親綠委員通過對陳隆翔檢察官的彈劾案,再送司法院審理,職務法庭先前已做成不懲戒處分,監察院提起再審,但上週職務法庭認爲,原判決並無適用法規明顯錯誤情形,駁回再審之訴,本案自此定讞。

這三起案件都是司法人員獨立自主精神的表露,他們不願順從「政治正確」,拒絕依執政者行政權的意旨作決斷,堅持遵守專業精神,實事求是,作出合宜、合理、合法的處斷。相對於行政權掌控的警方蠻橫霸道的作爲,相對於檢察首長奉旨立案的取意順從,相對於政治性提名的大法官監察委員鮮明的黨派取向,他們謹守獨立精神與專業原則的表現,顯得志節堅貞,人格高尚。

臺灣民主文化根基深厚

司法獨立於政治之外,本來就是天經地義,根本是法治的下限、民主的基石,可是一心一意要在全面執政地基上,遂行威權統治的民進黨政府,卻棄之如敝屣,踐踏摧殘毫不保留。部分法官判決與檢察官起訴,迭以執政者意志是從,部分監察委員亦復如此;政務官乃至常任文官多視專業如草芥,凡事以執政黨的政見與利益爲依歸;從中央選委會、通訊傳播委員會到其他獨立機關,獨立精神與地位淪喪,自甘淪爲民進黨的附從機關。

更糟糕的是,多數媒體、公民團體與民間人士,獨立自主精神越來越欠缺,血管中的綠色血液越來越濃,改姓爲「黨」者越來越多,他們爲圖利而易姓,短視與輕率行徑有如那幫爲吃免費鮭魚而改名者。

臺灣威權統治的日頭越來越炙熱,相關機關的獨立地位日益淪喪,政府專業人士與民間各方人士的獨立人格日趨泯滅,民主政治該有的權力分立與專業自主變得隱沒不彰。然而,一個唯執政者意志是從的社會,如何能打造成莊嚴的民主國度

臺灣民主文化根基深厚,相信清流終將激揚,濁流必被衝潰,濫權者必將自取其辱。正如檢察官發起「捍衛司法尊嚴大連署」活動,譴責監察院干涉司法獨立聲明中所說的,檢察官必須以實際行動反制監察院濫權,以免司法受「惡意政治勢力」壓迫。確實,「惡意政治勢力」正是民主的大敵,任何有骨氣、有堅持的官民都應起而抵禦,奮勇抗爭。

思想家胡適說得透徹:「爭你們個人的自由,便是爲國家爭自由!爭你們自己的人格,便是爲國家爭人格!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羣奴才建造得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