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節氣小寒 營養師:這4樣食材可養腎、防寒

圖片來源/葉懿德製圖

1月5日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根據歷史氣象觀測資料,小寒、大寒是臺灣最爲寒冷的時節,雖然現在氣候變化大,民衆可能不會覺得氣溫特別低,但就中醫觀點仍要注意保暖,且這段時間也適逢流行性感冒高峰期,出入公共場所應特別留意。

小寒期間最重要的就是保暖工作要確實,尤其若是氣溫驟降易造成血管疾病患者身體不適。保暖是有秘訣的,幾個重點部位暖了,全身也就會跟着暖。

首先,手足四肢要暖。手腳容易冰冷的人,外出時不妨穿戴手套厚襪禦寒。 其次,上背部要特別注意保暖。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黃中瑀表示,人體軀幹的正面比較不怕冷,易受寒的其實是背部;從頭部後方的風池穴,往下到風門、肺俞這一段都算是上背部,不能受到風寒,許多有經驗的登山客都會在肩頸處掛一條毛巾,可以遮陽也能擋風

掌握兩大保暖重點部位後,可以再依照自己的需求多添衣物,例如過敏氣喘的人不妨圍上圍巾保護氣管,有心血管疾病或中風過的人應戴頂帽子,以免接觸冷空氣腦部血管瞬間收縮不適。

營養師推4食材 小寒時節吃最好

冬日養生尤重「養腎防寒」,要補血、補氣補陰補陽,小寒時節應多吃富含蛋白質食物,例如蛋類奶類都是不錯選擇。

小寒時節也是陰邪旺盛時期,李錦秋營養師也提醒,可以適度在飲食中添加一些辛香料,可以溫補身體,有助血管擴張,進而促進循環及代謝,預防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

此外,李錦秋也推薦以下4種食材,特別適合小寒時節食用

葵花子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葵花子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人體的血液膽固醇水平,有助於保護心血管疾病,防治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每100克的葵花子就含有32.2毫克豐富的維生素E,吃一把(約20克)葵花子就能滿足半日所需。「目前已知充足的維生素E,可防止不飽和脂肪酸在體內過度氧化,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的作用,」馬偕醫院營養師黃彥寧表示。

黑豆

中醫認爲,黑色食物能補腎,而腎主骨生髓髓化血,腎氣充足,骨髓造血機能也會正常。黑豆入腎,具有健脾利水,滋腎陰潤肺燥,還有烏髮黑髮延年益壽功能

黑豆含有大豆異黃酮,功能類似雌激素,可以刺激乳汁分泌,也能幫助脂肪在乳房堆積,因此有助於孕婦哺乳和青春期女性發育。此外,黑豆富含膳食纖維,每100克含有18.2克,可以增加飽足感,且有助排便,幫助清腸

但若有腎功能不佳、易脹氣體質、痛風、有子宮肌瘤乳癌的人,則要減少黑豆攝取量

鯽魚

鯽魚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尤其適合做湯,鯽魚湯也具較強滋補作用,可增強抵抗力。鯽魚健脾利溼,且富含優質蛋白質,可強化皮膚彈性,能改善壓力、睡眠不足導致的早期皺紋。

鯽魚相當適合中老年人及病後虛弱的民衆食用,產後婦女也可靠鯽魚湯,補虛通乳。

羊肉

本草綱目》記載,「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羊肉甘溫大熱,能御風寒、補虛損,最適合冬季食用。

李錦秋推薦,羊肉搭配枸杞一起食用,可以補肝明目、益腎溫陽;羊肉和茄子搭配食用則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