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發力鈉離子電池 或爲鋰電池做補充和支撐

寧德時代宣佈將發佈鈉離子電池後,引發了市場的新一輪關注。

5月25日,鈉離子電池概念股繼續活躍。其中,中鹽化工、聖陽股份一度觸板;中國長城、容百科技等跟漲。截至今日收盤,寧德時代股價上漲1.95%,報收395.53元/股,總市值達9213.77億元。

當前,鋰離子電池行業迎來高景氣,且帶動鋰價上漲。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鈉離子電池或將成爲鋰離子電池的重要補充;不過,也有不少人認爲,鈉離子電池對鋰離子電池的替代性實際上很微弱。那麼,被寧德時代所押注的鈉離子電池,市場前景究竟如何?

鈉離子電池並非新技術

事實上,鈉離子電池並非一項新技術。

從元素週期表來看,鈉與鋰同屬於鹼金屬主族,擁有與鋰相似的物理性質;從工作原理來看,鈉離子電池也是一種二次電池,主要依靠鈉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工作,與鋰離子電池相似。

“鈉離子電池的優點是便宜。鈉儲量豐富、食鹽用量很大,電池需求對鈉的價格構不成影響缺點能量密度不高,甚至低於磷酸鐵鋰離子電池,最重要的是目前產業鏈未成體系。”真鋰研究總裁墨柯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表示。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外有近20家企業對鈉離子電池進行產業化相關佈局。我國主要有中科海鈉、鈉創新能源、星空鈉電等公司。其中,歐洲因缺乏鋰、鈷等重要鋰電上游資源,相對更爲重視鈉離子電池的發展

爲何鈉離子電池異軍突起

目前,商業化的二次電池以鉛酸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爲主。其中,鉛酸電池易造成環境污染、能量密度相對較低、循環壽命相對較短。

而鋰資源儲量有限且分佈不均,價格亦不可控。“當前,約70%的鋰資源都在南美洲,導致我國目前80%的鋰資源依賴進口,存在“卡脖子”的風險,難以同時支撐新能源汽車、大規模儲能兩個產業的需求與發展。同時,現在看來,鋰資源已很難實現成本大幅度持續降低。”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北京中科海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海鈉)創始人胡勇勝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表示。

以中科海鈉爲例,從應用場景來看,其已完成的鈉離子電池產業化示範應用項目主要包括:電動自行車、家庭儲能櫃、低速電動車和儲能電站

“發展鈉離子電池,有望緩解因鋰資源短缺、分佈不均引發的儲能電池發展受限的問題,作爲鋰離子電池的重要補充;還可逐步取代嚴重污染環境的鉛酸電池,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與戰略意義。作爲最接近鋰離子電池技術的鈉離子電池,可以依託目前成熟的鋰離子電池工業體系在近期快速實現產業化。”胡勇勝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

爭議的鈉離子電池前景

對於鈉離子電池的發展前景,目前,業內人士看法各不相同。

《科創板日報》記者通過梳理資料發現,目前業內的主要爭議點在於“鈉離子電池能否支撐與保障鋰離子電池”。

“鈉電特性決定其定位爲儲能及鉛酸替代,對當前鋰電市場影響小。同時,鈉電具備潛在的原材料成本優勢,但全生命週期成本受限於循環性能。”華安證券方面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我國鋰資源70%都需要進口,鈉離子電池是對鋰離子電池的支撐和保障。

百靈研究方面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表示,“鈉離子電池目前處於產業化初期,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難以與鋰離子電池直接抗衡,更可能承擔補充、備選角色。且由於其性能特性差異,其應用場景更可能非鋰離子電池主流應用領域,如低速電動車、部分儲能、工程機械基站通信備用電源等領域。”

“我不清楚之後會有多少企業要發展鈉離子電池,但可以肯定數量不多、只有少數幾家。從技術層面來看,鈉離子電池確實已到了商業化應用的初期,但鈉離子電池產業鏈目前還遠未構成體系。”墨柯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表示。

此外,胡勇勝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認爲,“鈉離子電池除不具備能量密度優勢外,其在充放電倍率性能(10分鐘充滿90%)、高低溫性能(零下40到80度)、循環性能(>4500次)等方面,與鋰離子電池相比均不落下風,甚至更具優勢。”

在他看來,“目前,鈉離子電池的定位是最具經濟性的高安全儲能電池,規模化後可做到鉛酸電池的價格、鋰離子電池的性能。而我國鈉離子電池目前在材料體系、綜合性能、產業化速度、示範應用方面都已達國際領先水平,擁有完全獨立自主的知識產權,有機會率先在全球範圍內實現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與商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