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西岸借勢灣區融合東風 佛山等城對深招商

粵港澳大灣建設的加速推動下,珠江西岸城市深圳招商大戰已經打響。

近日,佛山順德來深圳舉行重磅招商推介活動。雖然同屬珠三角,但順德來深圳招商並不多見。過去,深圳產業外溢和創新輻射時,更多是鄰深的東莞、惠州等珠江東岸城市搶得“頭啖湯”,但是在深中通道及大灣區其他交通建設已經或將要完工的背景下,這一情況開始有所變化。

深中通道是深圳第一次直接和珠江西岸對接,且只需要半小時車程,這意味着深圳企業的觸角延伸到珠西的要素成本將大大降低。事實上,珠江東西兩岸的產業對接已經在加速。早在此次順德訪深之前,它的老鄰居江門市就已經頻頻對深圳企業伸出橄欖枝了。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2018年,位於珠江西岸的江門多次來深圳招商,數量高達近200次,成爲其“招商引資突破年”。此次順德也收穫頗豐,和深圳企業簽約了19個項目,涉及智能製造、城市更新電子科技、金融投資等多個領域

除了這些先行一步的城市,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珠江西岸城市加快來深圳招商引資的步伐,深圳的產業佈局和整個大灣區的產業格局都可能迎來變局

“深圳產業外溢首選地就是順德”

這是順德時隔兩年後,再一次踏上深圳舉行重磅推介活動。一個重要的背景是,深中通道竣工時間確定,計劃於2024年通車。深中通道是連接廣東省深圳市和中山市的大橋,是世界級超大的“橋、島、隧、地下互通集羣工程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南北向交通發達,但是東西向交通短缺,通車的主要就是虎門大橋和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建成後,將顯著滿足東西向的交通需求,從深圳到中山,通勤時間將由以往的2小時縮至30分鐘,從深圳到順德也不過45分鐘。通勤時間縮短後,除了便利人員往來,就是產業佈局了。

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文海在上述推介會上表示,過去30年,順德離香港、深圳這邊相對比較遠,但新時代的今天,順德離深圳、香港很近。“順德需要深圳,深圳的產業外溢首選地就是順德。”

爲何是順德?對於深圳來說,珠江對岸的順德是製造業重鎮,匯聚了近10萬家各類企業,擁有家用電器、機械裝備兩大超2000億級的產業集羣,而深圳電子信息製造業發達,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超過50%,對全市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八成以上,成爲支撐深圳工業經濟增長的第一大產業。雙方的產業同質化成分較少,互補性強。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鍾雄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順德以家電製造、機械裝備等爲主導,未來逐步向智能家居、智能製造等領域發展,需要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互聯網,特別是產業互聯網的支持,“而深圳的電子信息產業、互聯網等產業,正在從傳統的手機、互聯網向智能可穿戴、產業互聯網、5G及人工智能等領域發展,這些行業需要逐步找到落地場景和應用市場。所以說,順德和深圳在產業互動上,存在很大的市場機遇。深圳的產業外溢首選順德,有其產業鏈融合發展的內生動力。

順德已經做好分一杯羹的準備。目前順德一共有382個村級工業區,佔地18萬畝,經改造容積率從以前的0.7可以提升至平均2.0以上,產業用地佔比不少於70%,未來將形成20個3000畝以上的連片現代化產業集聚區。郭文海說:“順德的村級工業園改造成功,可以再造兩到三個產業順德。順德空間的潛力無限。”

曹鍾雄也認爲,未來深圳的產業還會向外部持續遷移。此外,專業服務、技術服務領域等爲尋求市場空間,也將會向佛山地區進一步佈局。

產業分工明確,但區域間競爭會增強

基建發力的不僅僅是深中通道。最近一個月來,大灣區內交通建設密集傳來消息,比如說:超級工程虎門二橋已於今年清明節前開通,穗莞深城際鐵路則計劃於國慶節前開通。這些重大工程相繼建成後,大灣區的互聯互通將進入真正的落地建設階段

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已經有虎門大橋聯通東西岸,但是太擁堵,而且兩岸的來往又越來越密切,虎門大橋不堪重負。虎門二橋開通後,減輕了虎門大橋的壓力,珠江西岸的家電、智能機器人和裝備製造等行業將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他補充道:“深中通道通車後,對兩岸產業格局的影響會更加明顯,因爲是大灣區經濟最發達的城市深圳直接和珠江西岸對接。接下來,珠江東西兩岸的交通工程會越來越密集,這些基礎設施完工後,對產業格局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珠江西岸的其他城市也會加快來深圳招商的步伐。事實上,除了順德,其他部分珠西城市也已經開展了對深圳企業的招商大戰,如江門已經連續幾年開展招商引資會。

曹鍾雄說:“珠西城市都已經看到了深圳產業外溢和向大灣區佈局的機會。未來,肇慶、中山、珠海等還將加入招商競爭的行列。”

除了基礎設施拉近珠江西岸與深圳的距離之外,產業分工的愈加明朗化,也爲珠江西岸其他城市提供了機會。珠三角過去經歷過同質化競爭階段,但是當前產業分工界限相對明顯,即珠江西岸以重化工、汽車製造、裝備製造等爲代表,珠江東岸以電子信息產業等爲主。

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馬嚮明表示,目前珠三角出現明確的產業分工,其中位於珠江東岸的深圳有大量創新科技型企業在增長,爲珠西城市提供了機遇。

不過,曹鍾雄也提醒,目前產業分工依然是相對寬泛的界定。從珠三角整體來看,各種產業集羣、專業分工、大產業、小行業還是相互交叉、融合的。畢竟區域還是相對較小,之間的差異並不是十分大。

他補充道,珠三角的產業分工,是基於大分工、小競爭的格局狀態,分工是相對的,競爭是絕對的。未來隨着大灣區大型基礎設施的密集完成,大灣區的供應鏈、產業鏈的成本會逐步縮小,區域間的競爭還將進一步增強。隨着市場調整,產業會結合各自地區的資源稟賦、產業供應鏈的條件以及政策差異,進一步在各細分領域形成相對的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