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駿/「未完成的答卷」對上「未收回的答卷」

▲借重臺商,蔡英文總統:盼爲臺發聲讓世界看見。(圖/總統府提供)

文/朱駿(獨立評論人)

最近兩岸的情勢高潮迭起,對臺灣方面,意料中的失望頻生,從WHA到ICAO,現在又要望着APEC,精采程度超過公式化了的韓劇吧?根據個人觀察,焦點固然如衆所知集中在「九二共識」,但戲路主軸則體現在,大陸發下之「一份未完成的答卷」對上蔡英文從未搭理之「一份未收回的答卷」。真正劇情的弔詭超乎表象與一般!

大陸言行失準與蔡的算盤

不論喜歡不喜歡這種情節走向,大家最好先從兩岸雙方各自的角度檢驗一下事實。在大陸方面,地動山搖、驚濤駭浪、切斷正式聯繫渠道等似乎迄今未發生或完全中止,已經缺乏政治基礎的協議依然大部份有效運行,站在獨派國際勢力的立場會怎麼判斷?不外兩種典型:大陸不敢做或做不到。不論是哪一種,肯定都給獨派很大的鼓舞,他們不會敲鑼打鼓慶賀,避免挑釁,但在心裡盤算事情時一定會起到關鍵作用標準的「有肉悶在碗裡吃」!

蔡接受華郵專訪時被問到如果大陸已經濟施壓,影響臺灣方面的邦交國,她是否會擔心?她的答案含蓄但明確:「他們(大陸)要考慮所要付出的代價。」(If they do take economic measures to apply pressure to Taiwan, they will have to think about the price that they are going to pay.)這話的潛臺詞就是,大陸若切斷與臺灣的正常互動關係自己將受傷的意思,已可見其思維的端倪

站在蔡的角度,她可能認爲大陸未必是不敢或不想,而是要經濟封鎖臺灣有客觀上一定的困難。這不是沒有道理的。蔡集團一定是經過沙盤推演的,大陸有弱點,被他們看到了。大陸在「一定的場域」可以封殺蔡政府,但封殺不了臺商,只要大陸的經濟繁榮有一部份有賴臺商之力,他們也不會願意封殺臺商。

只要臺商在世界甚至大陸自由來去,臺灣經濟固然無法飛黃騰達,只可能會悶一點,但死不了!有人講大陸要「窮臺」,從搞臺青大陸創業、臺灣「三中一青」內地化等的設計看來,他們確實有這種打算,也開始在做,難免會對臺灣產生負面的效果,但最終能有多大影響,很難說,大陸沒法完全禁止臺商把賺的錢拿回臺灣吧?最後可能還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這麼說不是肯定蔡的做法,長其威風,而是呈現與分析事實及其可能性。

臺灣內部的改革纔是蔡在乎的戰場

大陸可以封殺蔡政府的場域不外乎在國際,蔡政府應該已經考慮過這方面的得失,也極可能認爲最差的情況還是可以忍受,只要不挑釁,再壞絕對壞不過阿扁時期嘛!他們所瞄準要一爭長短的戰場是臺灣內部,於此時,大陸恰恰退出臺灣,將舞臺讓出,正合妾意。

▲前總統馬英九25日酸蔡政府,施政步調不只慢還沒步調。(圖/翻攝自馬英九粉絲專頁

所以,「新南向」能做最好,不能着力,也不勉強,能做多少是多少吧!雷聲大雨點小,由此觀之,並不意外,反正臺商自己會做,也已經在做,而且會做得更好嘛!她真正在意的是轉型正義、年金改革、收買勞工、司法改革、…等等這些內部項目,她肯定認爲自己在和時間賽跑,是否三年之內可以交出張可以吹牛成績單,保證民進黨的完全執政能夠繼續連任。

至於國際環境的壓力,她肯定想ICAO是三年前纔去過一次,之前不也幾十年沒去嗎?臺灣航空業不就在那時期蒸蒸日上快速發展的嗎?APEC當然想去,但真被杯葛又能到何種程度?肯定有限!但對這些情況不能不表態,表達抗議與憤怒,適時放大效果,演一出臺灣被打壓、但她硬頸傲挺的苦戲給臺灣民衆觀賞,做個交代,也埋下日後文章的伏筆。同時,她對美日有所寄望,似乎想以內部的成績向美日展示,她與民進黨是有辦法的,值得美日力挺到底。當然,一廂情願的想法最終能有多少實現,在國際政治中太難說!

蔡的安靜以對其實有最大挑釁的效果

積極主動給出之「一份未完成的答卷」,從道理上講,是「先下手爲強」,但是「先下手爲強」要能發生作用,必須是立馬強過臨界點,打到要害,才能是真有效益之強,才能一擊中的。事態發展到今天,「一份未完成的答卷」顯然沒考到蔡,反而考了大陸自己。站在大陸的角度,這份答卷似乎已經成了「一份何時該收回或怎麼收回的答卷」,箇中的難堪與難以告人言說的憤怒可想而知!蔡說不挑釁,其實沒想到這在對方眼中可能已經是非常大的挑釁了!或者是明知故犯!若是就道理而言,是大陸自己主動給出這樣一份卷子的,怨不得人!不過,兩岸之間常常不是道理的問題,影響結果如何,日後一定會顯現。

蔡迄今是從未搭理「一份未完成的答卷」,視之爲無物,「以靜制動」,儘量降低與大陸的互動,對兩岸間發生之事採取安靜迅速落幕爲原則。「以靜制動」者只要「在未爲動者所制之前」基本上有一定的後手優勢。從具體的事實來看,大陸的出手迄今未達到自己的標準與目的,反而有讓蔡利用,營造形勢的跡象。

蔡以安靜對待,以儘量的靜默凸顯大陸多動霸氣,爭取中間選民的同情與諒解;同時力謀內政改革得分,對照國民黨時期的能做該做而未做或不做,那怕只得個五六十分,對照零分時,又有何妨?一正一負之間的經營謀略應該很清楚了。國民黨迄今的宣傳立場依然走在失敗的老路上,沒有改變,只有激情,沒有論述,弄得不好,恰恰會成了蔡最佳的擡轎人。想到否?

請問,任何人處今之勢、走在這條路上、坐在蔡的位子,雙十節總統文告你會講什麼?有論者認爲小英雙十講話可以是個機會,重新向「九二共識」靠攏,對照前述分析的形勢與自上任以來,蔡儘量不搭理大陸問題的作風來看,若對其雙十講話有盼望者恐怕又要失望了。許多人都認爲蔡誤判形勢,不能排除這樣的可能,但看起來,她比較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到目前爲止,反而比較像是大陸一再連續誤判形勢。當然,一時的誤判肯定會在未來修正,屆時,蔡的挑戰會更大。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贊!

●作者:朱駿,獨立評論人,政大國發所博士,《朱駿評論》https://www.facebook.com/drzhujun/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