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國際音樂之都"建設"少城之聲"獨立原生音樂大會正式啓航

中國音樂界的泰斗級人物趙季平曾說過:成都建設國際音樂之都”,應該大力挖掘本土文化和音樂資源。在他看來,成都這塊音樂寶地,是能夠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原創音樂人、越來越多的好作品

11月9日,在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成都市音樂影視產業推進辦公室、成都市青羊區人民政府指導下,由青羊區文體旅局少城國際文創谷、成都市興光華城市建設有限公司攜手四川省文學藝術研究會、四川省原創音樂家協會、成都商報社,聯合呈現的2020首屆“少城之聲”獨立原生音樂大會在少城視井文創產業園·少城劇場舉行新聞發佈會。發佈會上,成都市青羊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杜忠雲、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李天昊、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音樂產業促進工作委員會執行秘書長洪啓、少城國際文創谷管委會主任秦佳佳、成都市青羊區文體旅局副局長高嘉、成都市興光華城市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程永忠、四川省原創音樂家協會會長阿香、成都商報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鄒芸上臺爲大會啓幕。

現場,還有來自騰訊娛樂、道略音樂產業研究院、咪咕音樂、芒果TV、城市之音FM102.6、吳夢奇(成都)音樂工作室等爲代表的業內合作伙伴,以及紅星新聞、四川電視臺等20餘家媒體代表,共聚青羊,爲成都音樂產業的發展添磚加瓦,爲音樂產業貢獻新生力量。

記者從發佈會上了解到,此次“少城之聲”獨立原生音樂大會通過舉辦原生音樂作品大賽及原創音樂訓練營,不僅爲全國原創音樂人打通產業入口,更首創原創音樂細分模塊賽事形態,同時,加入“區塊鏈”音樂版權登記技術,通過一場城市級原創音樂展演,助力成都“國際音樂之都”建設。

“少城之聲”獨立原生音樂大會 打造成都音樂產業運營模式

如今的成都,堪稱一個巨大的“音樂人才孵化器”,佔據當今中國原創樂壇“半壁江山”。2019年,成都全市音樂產業產值達481.19億元,較2018年同比增長20.9%。《人民音樂》主編、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學會常務副主席金兆鈞提到:“成都的音樂資源和優秀音樂人源源不斷,既有張靚穎、李宇春、譚維維、王錚亮、鬱可唯、張傑等流行唱將,還有歌唱藝術家廖昌永,小提琴演奏家胡坤、寧峰,單簧管演奏家王弢、鋼琴演奏家李雲迪等古典樂壇代表人物,在整個音樂行業來講,成都的地位非常獨特。”

2020年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場景營城、產品賦能、新經濟爲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發展理念,成都音樂產業已進入高速發展期。在此背景下,首屆“少城之聲”獨立原生音樂大會應運而生!“我們將圍繞‘中國(成都)原生音樂基地’的落成亮相爲核心,以原生音樂作品大賽、原創音樂訓練營活動爲突破,以公演舞臺爲展示平臺,從產業導入、品牌搭建、多元傳播、成果落地等角度,推動新一輪產業生態重組。同時,區塊鏈版權登記服務也將以“技術賦能”音樂賽事,探索科技在原創音樂“確權”過程中的運作方式,打造成都音樂產業運營新模式。”相關負責人在發佈會上介紹道。

蓉城之秋“名導團  助力音樂人作品“起飛”

在發佈會上,相關負責人詳細講解了原生音樂作品大賽及原創音樂訓練營兩大板塊活動,並宣佈活動報名時間從即日起持續至11月23日,報名渠道可以登錄“少城視井”原創音樂大會官方平臺cdsczs.cdims.cn或關注蓉城之秋、少城視井公衆號,查看詳細報名須知。

原創音樂訓練營則邀請了業內資深音樂人飛兒樂隊(F.I.R)成員阿沁擔任“音樂召集人”,同時也邀請到了李禕(音樂創作人)、王飛(音樂製作人、創作人)兩位具備優質創作、製作能力的音樂人作爲音樂隊長。三位將攜手來自中國北京、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資深製作機構共同組成評委及製作團隊,從作品選拔、人才培育、成果孵化,三個縱向共同助力本次音樂大會的評選及訓練營活動。

據瞭解,原生音樂作品大賽的所有投稿作品將經過行業評審、專業製作人試聽會完成評選,選出6首“少城之聲”年度最佳原創音樂作品。原創音樂訓練營也將選拔並製作6首優質作品,以“少城之聲”年度最具市場潛力音樂作品獎爲名面向市場發佈。同時,城市戶外音樂品牌“HelloSinger”遇見歌聲,作爲助力平臺之一,也會持續爲原創音樂人提供路演機會。

參加訓練營的所有作品都將經過召集人及創作人試聽,選出可參與創作營的學員10-12人,對參與學員及詞曲作品按照音樂風格進行分組並參與創作營活動,每期創作營由1位隊長帶領4-5名創作營學員,進行集中創作訓練,針對現有作品或固定主題進行優化及創作,在隊長的指導下,最終共同完成6首原創作品。

12首成果金曲 直達文旅部特別賽道

上述12首作品,將入選首屆“少城之聲”原生音樂“年度大碟”。此外,作爲由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支持,中國演出行業協會主辦的第六屆音樂創意人才扶持項目特別賽道,部分優秀作品將有機會被推選至第六屆音樂創意人才扶持項目的年終決選,獲得更多扶持資源的加持。

“以‘蓉城之秋’的全國官方賽事爲渠道整合途徑,以四川省原創音樂家協會、少城視井文創產業園爲優秀作品輸送端口,以少城視井文創產業園爲運營平臺,三方強勢聯動,以市場化邏輯打造開放的‘少城之聲’原創音樂訓練營,爲全國原創音樂人提供創作提升和產業對接的端口。”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至於原生音樂作品大賽,則是全國首創原創音樂細分模塊標杆賽事。“我們通過這項大賽打通全國原創音樂人的產業入口,融入‘蓉城之秋’,以官方賽事造IP,聚焦原創音樂詞曲作者、編曲人、製作人、出品人廠牌、樂隊等。”

據介紹,原生音樂作品大賽和原創音樂訓練營最終評選出的12首作品,還將面向全網發佈“2020‘少城之聲’年度原生大碟”。同時,“中國(成都)獨立原生音樂基地”也將落地少城視井,通過持續舉辦系列音樂賽事、訓練營等活動,爲成都乃至全國的原創音樂人搭建從“作品選拔、人才培育、作品輸出”等成果落地平臺,屆時,首批優秀作品、優秀音樂人都將與基地完成合作簽約,爲原生音樂產業發展持續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