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視樹如親 各界專家齊聚取經

新竹市長林智堅與多位樹木專家爲新竹公園百歲黑松示範診治。

新竹振道記者林彥斌/新竹報導

竹市全臺首例系統性投入樹木疏理工作,爲新竹公園3000棵樹進行百年來首次「全面健檢」,15日舉行「樹木工作最佳管理實務研討會」,來自桃、竹、苗及雙北,逾160位建築景觀設計園藝專長學員熱烈參與。市長林智堅與多位樹木專家爲新竹公園百歲黑松示範診治,他強調,新竹市有許多珍貴老樹,將給這些「資深市民」最好的照顧。

林智堅上任後,陸續爲中央公園三民公園和經國路園道、護城河親子公園進行樹木的修剪梳理,並邀請樹醫師、樹藝師專業團隊,爲新竹公園三千棵樹木全面健檢,創下全國系統性疏理、診斷樹木的首例。

視樹猶親」林智堅表示,市府投入4.8億元進行「新竹公園再生計劃」,首先邀請專業樹醫生、樹藝師,爲園內3千多顆樹木「把脈」,建立「身分證」與「健保卡」,更是新竹公園百年來第一次有系統的進行樹木調查與照顧。

除了新竹公園內多棵百歲黑松,新竹市還有許多珍貴老樹,如金山裡有高齡3百歲的樟樹,三民公園有2百多歲的刺桐,林智堅強調,市府會盡全力照顧這些「資深市民」。

「樹木工作最佳管理實務研討會」今日吸引超過160人蔘加,環藝工程潘一如總監表示,樹木有許多肉眼無法觀察的疾病,應力波檢測儀通過聲納的反射原理,讓聲音波長圖像方式顯示,可得知樹木樹幹內部腐爛程度

新竹市城銷處表示,「新竹公園樹木植栽改善工程」委託植栽專業團隊進行,根據樹木不同健康狀況給予「治療」,爲每棵樹量身打造最佳的處置方式,創下全國首例,至今已完成3,530棵樹木的診斷與臨時身分證掛牌作業。其中公園內珍貴黑松老樹將「不挖、不移、不砍」,以保護珍貴樹種生存。

樹木工作研討會吸引許多建築與景觀設計專長學員參加,希望瞭解照顧樹木的方式與正確觀念,新竹市府也將製作「新竹公園再生計劃植栽工程施作原則」,建立全市公園植生工程的操作手冊,提倡正確樹木的修剪和維護方式,逐步實踐「森林城市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