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雲鵬審議民主 欲解民粹之毒

臺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經濟學講座教授朱雲鵬。(記者宋秉忠攝)

近年,臺灣民粹橫行,嚴重破壞理性討論公共議題的空間,爲此,經濟學者朱雲鵬苦思如何化解民粹對民主決策所造成的破壞,他從國外學術著作和大陸「溫嶺模式」的試點經驗,提出「審議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模式,並應用到12年國教、核四公投兩項極具爭議性的公共議題上,取得一定成績。

10月分,朱雲鵬與其他學者所着「審議民主」的理論及實踐經驗集結成書出版,書名爲《理想國的磚塊:當盲目民粹遇到審議民主》。

臺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經濟學講座教授朱雲鵬透過學者介紹,認識史丹福大學教授、審議民主研究中心創辦人費什金(James Fishkin),從而瞭解到審議民主的價值與操作模式。

以12年國教爲例,審議民主的操作程序是:首先,在北北基國一、國二學生中隨機抽樣選出4000名家長,回答主辦單位設計的問卷,這叫「前測」,核心問題是「明星高中是否要抽籤入學」;第二,在4000人中再隨機抽出100名家長代表到臺北開「公民大會」,由專家先介紹正反情況;第三,100名代表隨機分組,每組10到12人,小組討論分兩輪,首輪每位代表都要發言,第二輪自由發言,大家推選一名發言人;第四,再開大會,各小組發言人逐一公開宣讀小組的提問,專家隨後回答;第五,小組、大會的討論再重複一次;第六,發問卷給代表填寫,叫「後測」,相當於不具名投票。

這次後測結果顯示,絕大多數的家長反對抽籤入學;朱雲鵬等人隨後舉行記者會,公佈後測結果,政府最後基本按這次後測結果取消抽籤入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