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遊文學化 體驗白恐更深刻

臺南市家齊高中學生近日透過桌遊,感受白色恐怖時期作家心情,並瞭解當時政治力量如何影響文學書寫。(校方提供/李宜傑臺南傳真)

12月10日爲國際人權日,由人權館與國立臺灣文學館合作策畫噤聲密室白恐文學讀心術」臺南校園場,即日起至12月25日在家齊高中藝廊舉行。此外,臺文館還推出桌遊《文壇封鎖中》,以白色恐怖時期爲背景,讓學生透過桌遊,感受當時作家書寫時的心情。

擷取小說片段 導入議題

該展覽內容取材《讓過去成爲此刻:臺灣白色恐怖小說選》,以年代與文章相互對比,分爲「噤聲的時代」、「老大哥正看着你」、「沒有日夜的日夜」、「疾駛而過的列車」、「倒退着走入未來」5個主題,並擷取小說片段展出,引導學生了解白色恐怖及人權議題。

此外,臺文館研究典藏計劃專員劉玉雯也赴家齊高中,講解白恐文學桌遊《文壇封鎖中》的設計理念。劉玉雯說,《文壇封鎖中》由臺大教授張俐璇設計,目的要讓高中生透過遊戲體驗白色恐怖時期下的文學情境

透過不同角色 感受歷史

劉玉雯指出,該遊戲分爲警總線民、主編、作家等角色,透過不同的角色,能夠讓學生認識當時每個身分立場,也讓學生感受當時的政治力量,是如何影響文學書寫。特別的是,該遊戲還有「禁書卡」,背面印有當時禁書封面饒富趣味

家齊高中國文科兼桌遊社指導老師呂覲芬就表示,她讓學生玩這套桌遊時,也朗讀牌卡中的文字,透過聲音同理作家寫作當下的抉擇與心境。有學生說,透過這個遊戲,不僅可欣賞當時的文學,也更清楚瞭解早期臺灣歷史脈絡,不再需要「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