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滿滿乾涸血漬!針孔竟緩緩流血 養老院翁離奇暴斃引法醫開戰

圖文/鏡週刊

曾姓老翁去年中秋節離奇死亡,法醫石臺平鑑定爲自然死亡,家屬不服,輾轉找上法醫高大成協助,發現曾翁的死亡不能排除外力衝擊,且與老鼠會集團有關,檢警因此重啓調查。一場因財而死的離奇命案點燃2位知名法醫大戰,但臺灣鑑定制度鑑定人素質參差不齊,也造成司法資源浪費,甚至有法醫背上多條枉死人命,造成冤獄,卻不曾被糾正或彈劾,如何減少法醫誤判、提升鑑識水準已迫在眉睫。

1月5日冷氣團襲捲臺灣,天氣有些溼涼,法醫高大成的「高診所」透出昏黃的微弱燈光,高大成正聚精會神地看着電腦上一張張怵目驚心的解剖照片,照片上的曾姓老翁髮鬢花白、面容憔悴,但他似乎有些話想跟高大成訴說。

高大成點開解剖照片說:「死者遺體外表傷痕不明顯,但從腦部發現小腦浸潤在血中,可見是從內部出血,死者恐不自知患有高血壓進而在衝突中發病,從發作到斷氣僅2分鐘,但因頭部沒有骨折,也許是其他因素引起。」

高大成所言,簡單來說,照片中的死者,極有可能並非自然死亡,而是因爲本身有高血壓又與人發生衝突,被人打傷導致衝擊過大、腦血管破裂而亡,高大成的一席話,似乎替曾翁的死因解開了謎底,但也打臉原本認定死者爲自然死亡的鑑識結果。

時間回到去年10月4日,當天恰爲農曆中秋節,月圓人團圓的美好佳節,嘉義民雄鄉的一間養老院內傳出一起離奇命案,間接造成一個家庭四分五裂。

當天中午時分,工作人員發現在院內上班的曾姓老翁,獨自倒臥在一樓休息室躺椅上,好端端的人卻已斷氣多時,消防人員送醫搶救後不治,醫院發現曾翁屍體上有多處可疑傷勢,不敢大意,趕緊通報嘉義地檢署進行相驗。

小曾翁2歲的胞弟阿文」不敢相信,畢生最敬重的大哥竟死得如此突然。他回憶相驗過程說:「大哥上半身除了胸口外,其他地方都是一片片的瘀青,沒有一處是完好的,而大哥的喉嚨也像是被人用鈍器打凹進去的。」

阿文還說:「當葬儀社把大哥的屍體翻過來時,才發現大哥的右手臂關節內側出現一處可疑針孔,更離奇的是,這處針孔竟然緩緩地流出血來,檢驗員趕緊拿衛生紙去擦,沒想到擦完後竟換大哥的嘴角流血,檢驗員用力撬開嘴巴檢查出血點,赫然發現大哥嘴裡滿滿都是乾涸的血漬,把牙齒染得暗紅。」

檢察官認爲必須進一步解剖曾翁的遺體釐清死因,3天后在嘉義殯儀館由法醫石臺平進行解剖。阿文說:「我們跟石法醫解釋大哥屍體身上的傷痕、針孔等疑點,他完全沒有聽進去,逕自解剖大哥的腦部後,直接判定爲腦中風自然死亡,甚至還跟家屬嗆『一條血管用了60年了,不會爆嗎?』」

阿文拿出一張張曾翁生前照片,照片裡的曾翁露出爽朗的笑容,他痛心疾首地說:「大哥用愛心照顧養老院上百名老人的三餐,他不酒、不煙,也沒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三高問題,怎麼可能會腦中風?這樣不冤枉嗎?」

離奇的是,阿文在案發2個月後被曾翁託夢喊冤。阿文突然拿出2支裝潢用的長釘說:「夢裡的大哥被3個人追着跑,其中一人手上拿着釘子,接着3人把大哥關在一個房間裡,另一人把大哥壓在地上用手臂壓住他的喉結,大哥露出相當痛苦的表情,接着房間陷入一片漆黑,大哥則跑出來跟我說:『我死得很不甘願』。」

阿文爲了替大哥伸張冤情南北奔走,輾轉找上刑事局中部打擊犯罪中心協助,警方從中介入調查後,赫然發現這起案情的內幕似乎不單純。

本刊調查,2位匿名證人向警方證稱,曾翁誤入老鼠會集團陷阱,他投入了多年來積存的血汗錢與退休金,孰料一夕間泡湯,曾翁在案發當天曾向3名集團成員討錢未果,雙方爆發激烈口角,曾翁倒臥的一樓休息室恐怕不是第一現場,而是被人拖進去嚥下最後一口氣,不久後該養老院竟有另一名員工也以雷同方式死亡。

令人意外的是,警方目前掌握的調查脈絡竟然與阿文的夢境情節吻合,但警方苦於曾翁遺體已燒成骨灰,只好把希望放在有「名探法醫」之稱的高大成身上,雖然高大成客觀的鑑定論述,讓警方士氣爲之一振,卻也打臉做出自然死亡論定的法醫石臺平。對此,本刊截稿前多次去電法醫石臺平,電話均未接通,本刊留言也未獲迴應。

本刊調查,石臺平與高大成在臺灣法醫界負有盛名,2人也多次交手過招,甚至有其他執業法醫形容他們的關係是瑜亮情結,在2013年陸軍洪仲丘死因判讀浮上臺面,高大成質疑石臺平出庭時將洪仲丘的死因從「他爲」改口爲「意外」,恐怕有影響司法判決的嫌疑。

這場法醫大戰在2015年高雄大寮監獄挾持事件再度點燃戰火。高大成不諱言:「6名重刑犯挾持獄政幹部逃獄未果後舉槍自盡,我認爲恐怕有他殺嫌疑,呼籲調查現場每個人手上的煙硝殘留,但石臺平不採納建議,而且堅稱都是自殺,照資歷來說我是學長,但石臺平的鑑定過於武斷,有時候也會得罪家屬。」

石臺平法醫的來歷背景也不簡單,他曾擔任刑事局法醫室主任,目前是嘉義地檢署榮譽法醫,過去經手多起軍方案件如空軍蔡學良案、陸軍洪仲丘案,嘉義醃頭案、南投王忠義涉弒母詐保案等全是頗具鑑定爭議的知名案件。

其實,法醫鑑定結果對錯與否,攸關整個案件的走向、死因的判讀、兇嫌的刑度等等,現今臺灣鑑識亂象叢生,相同案件由不同鑑定人重複鑑定,或是法醫鑑定疏失造成多起枉死冤獄,嚴重浪費司法資源,但臺灣仍未有顯著的改革方向。臺大醫學院法醫學科暨研究所教授李俊億,現爲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保護被害人與弱勢的司法」的分組委員之一,他提案《提升科學證據品質避免冤案做法》,清楚點出臺灣鑑識制度的六大問題,尤以檢討法醫鑑定疏失最爲急迫。

李俊億說:「以臺灣重大冤獄鄭性澤、徐自強、蘇建和3人爲例,法醫在彈道鑑定、骨骸鑑定、創傷照片的錯誤鑑定,左右了一審、二審法官的判決,卻沒有任何人爲這些冤獄負起責任,甚至未記取教訓,再三重複謬誤鑑定。」

臺灣鑑識制度未隨着時間及科技的進展而與時俱進,重複相驗、枉死冤獄等人禍仍所在多有,臺灣目前想要期待「零冤獄」猶如緣木求魚,若不立即建立起法醫鑑識制度,讓鑑識者也負起誤判的責任,那麼「證據會說話」恐淪爲「證據會說謊」,每個人都可能成爲受害者。

更多鏡週刊報導【法醫大戰】鑑識左右判決 司改科學鑑定準則迫在眉睫【法醫大戰】老翁託夢「死不甘願」 重啓調查真的藏冤情【法醫大戰】法醫鑑定「自然死亡」 他卻遍體麟傷倒臥躺椅上【法醫大戰】曾爲洪仲丘案互槓 高大成、石臺平多次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