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傷身的10種食物 恐致癌又失智

營養師列爲最該戒掉10大NG食物,恐致癌又失智。(圖/達志影像)

一般認爲吃油炸及燒烤容易致癌,不過生活中有許多我們常吃的食物其實都是地雷,充斥在每天的早餐、飲料零食調味料甚至主食中,營養師表示,長期吃這些食物不但恐導致癌症,還可能罹患心臟病及失智症。

在過去沒有冰箱的時代,部分添加物可以用來抑菌、調味、保色,不過通常越耐放的食物越容易致癌,《今週刊》報導,營養師劉純君指出下列10大最該戒掉的NG食物。

1. 熱狗香腸

過量攝取亞硝酸鹽,可能在體內形成一級致癌物亞硝胺」。根據動物實驗,亞硝胺有強烈肝毒性,會引起肝炎、肝硬化,也發現和口腔癌食道癌鼻癌、氣管癌、肺癌肝癌胰臟癌有關。

2. 酒

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和脂肪一樣,會對肝臟產生直接傷害,豪飲也可能引起胃潰瘍胃出血,甚至會傷害神經系統,使得智力衰退。林口長庚臨牀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提醒,酒喝越多,得到癌症的機率越大,尤其吸菸加上喝酒,罹癌率會呈倍數成長。

3. 爆米花

美國環保署發現,使用人造奶油加熱爆開的爆米花,常會用「丁二酮」來增加奶油香氣,丁二酮加熱後會產生神經毒素。在美國就有爆米花工廠員工因長期吸入而發生神經傳導被阻斷的病例,甚至罹患阿茲海症炎

4. 炸洋芋片

澱粉食物只要加熱130℃,就會形成「丙烯醯胺」,超過160℃更會大量產生,油炸、烘焙和煙燻食品常使用碳酸氫銨(銨粉)爲膨鬆劑,進入體內可引起多發性的神經系統疾病。

5. 白糖

糖在大腦的成癮途徑跟毒品很類似,會越吃越甜,越來越依賴,吃太多糖會導致疲乏、情緒不穩定等狀況,也會造成維他命C缺乏、影響鈣質和鉀的吸收。美國癌症研究會指出,每週喝2杯以上含糖碳酸飲料者較容易罹患胰臟癌。依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糖的每日攝取量應低於總熱量的5%,約18∼25克,1杯500c.c.的手搖杯,通常含糖量約50克,喝1杯就過量一倍以上。

6. 甜甜圈

氫化植物油常用於油炸食品、烤酥油、塗抹油、烘焙製品、洋芋片、人造奶精及油炸處理的速食麪等。但氫化作用會產生反式脂肪,食用反式脂肪將會提高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並且使壞膽固醇上升、好膽固醇下降,研究顯示,反式脂肪酸會加重老人阿茲海默症病情。

7. 咖啡

咖啡因攝食過多,可能會影響睡眠、引起高血壓,也容易使鈣質流失。成癮者若不喝咖啡可能會有頭痛、疲倦等戒斷症狀,過去也有研究發現,孕婦喝太多咖啡,容易生出體重不足的新生兒。

8. 白米白麪

稻米和麥所含的維生素,絕大部分存在於種子的外部,但白米、白麪的各種維生素和纖維都被磨掉了,纖維量低又不具維生素的白米和白麪吃多了,不僅易在身體轉成脂肪造成肥胖,也容易引起便秘。

9. 汽水

碳酸飲料主要成分爲糖、色素、甜味劑酸味劑、香料及碳酸水等,不含維他命或礦物質,而且其中所含的磷酸會降低鈣質吸收,兒童及青少年飲用過量恐影響骨骼生長及身高正常發育。

10. 化學醬油

臺灣人煮菜習慣用的醬油,部分業者爲縮短釀造過程,以高濃度鹽酸來分解黃豆,這種用鹽酸水解制造的醬油稱爲「化學醬油」,製造過程容易出現被視爲「癌症促進劑」的單氯丙二醇衛福部食藥署呼籲, 最好選擇純釀造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