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學測自然/留意諾貝爾獎時事 師分析跨科題破題關鍵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將於明年1月18至20日登場,首日下午考自然科,掌握各科基本觀念是快速破題關鍵。本報資料照片。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將於明年1月18至20日登場,首日下午考自然科。時事題方面,北一女物理教師簡麗賢建議,考前1周可回顧諾貝爾物理、化學、生理醫學獎的報導,幫助自己遇到相關題能快速進入狀況。平鎮高中化學教師吳明禧提醒,學測的題數很多,因此破題、解題、閱讀速度都要快,掌握各科基本觀念是快速破題關鍵。
●考前溫習物理重要主題 第三定律、聲波和電磁波
簡麗賢表示,學測考前需再溫習物理課本重要主題,包含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尤其是第三定律,瞭解行星繞太陽的週期平方與行星軌道平均半徑立方的正比關係。考生也要理解發出聲波和電磁波與接收器相對運動的都卜勒效應,這是日常生活中科技執法測速及醫學檢測血液流速的重要科學原理。
必修物理的量子現象內容包含光電效應、能階躍遷和光譜的原理,都是現代科技重要的物理概念,簡麗賢提醒,考前務必精熟內容,掌握基本分數。而牛頓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電流磁效應、電磁感應及能量的概念,是生活中容易取得的命題素材,因此得精熟課綱內容和課本強調的基本概念。國際單位制是最基本的學習概念,例如七大基本物理量單位包含電流的安培,而不是電量的庫侖,這是考生容易誤解的重點。
考前1周,簡麗賢建議考生找「聯合新聞網」,回顧2024年諾貝爾物理、化學、生理醫學獎的報導,幫助自己遇到這些主題的題目時,能迅速進入思考狀況。考前再回顧和思考3年內的考古題,是很好的準備方向,熟悉學測命題題型,有助穩定應考情緒。
●生物時事題留意諾貝爾獎、IPSC再生醫學應用
針對生物科,生物補教名師遊夏表示,考生應熟習必修生物的完整內容,建立跨章節的連結脈絡,如遺傳學與細胞功能分化的關係、細胞分裂流程、對基因表現的影響等,並仔細研讀課本提到的科學研究歷程,如染色體遺傳學說、孟德爾遺傳理論,分辨其意義與在生物學的影響力,以及理論的推演過程,才能應付愈來愈新穎的學測題目。
另外,考生對支系分類學的親緣關係分析方法,要準確清楚,並熟悉顯微鏡的使用技術,且對不同生物細胞的大小要有基本認知。
遊夏表示,今年熱門的時事考題包含諾貝爾生醫獎得主的研究,即微RNA對基因表現的調控機制;IPSC(誘導式富潛能幹細胞)在再生醫學的應用,重點在基因編輯與重組DNA應用的差異性。需熟悉的素養題型,還有溫度、酸鹼值等因素對蛋白質和酵素功能的影響,數學機率在遺傳學計算的應用及RH血型系統觀念等等。
●化學「層析法」是大考重點 跨科題需掌握基本觀念
平鎮高中化學教師吳明禧說,在化學科的基本知識中,三相圖、化學鍵及化學計量、溶液相關的計算等都是熱門出題方向,另外還有結合實驗的純化方法,如學測多年沒考的「層析法」也是本次大考重點。至於時事題,他提到今年諾貝爾化學獎與蛋白質有關,因此過往常考的糖類,今年可能改爲生物體中的分子章節所提到的胺基酸與蛋白質部份。
吳明禧說,學測的題數很多,因此破題要快、解題要快、閱讀速度要快。尤其現在題目愈來愈長,若要快速解出跨科的素養題,就必須掌握各科基本觀念,才能在考試中快速與其他科連結後立刻破題、解題。他也提醒,素養題常常是「爲鋪陳而鋪陳」,有時線索、答案都藏在題目的敘述中,考生一定要願意讀題。
113年學測自然科題組第50到53題雖爲跨科題,但只要基本觀念清楚就有辦法作答。圖/取自大考中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