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目睹300起死刑執行!她第一手紀錄「死囚的最後時刻」

刑室是一間狹小的房間,裡面的空間只比一張輪牀再大一點。死刑犯頭部的右側是觀刑室,死刑犯家屬被害人家屬,還有記者監獄員工會在這裡目睹死刑執行。(圖/達志影像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你支持死刑嗎?贊成與廢死兩方的論證至今從未停歇,而美國德州有一名死刑驗證官,原本是一名監獄記者,12年來親眼目睹300起死刑執行,諷刺的是,她的孩子也死於隨機殺人事件。她將這些歷程紀錄成書,然而此書並非支持或反對廢死,也沒有試圖改變任何人看待死刑的立場,卻提供了更充足的面向,帶來發人省思的新見解,明白「這不是非黑即白的簡單問題」。

蜜雪兒‧萊昂斯(Michelle Lyons)12年目睹300起死刑執行。(圖/遠流出版提供/Michelle Lyons)

蜜雪兒‧萊昂斯(Michelle Lyons)原本是一名德州地方的監獄記者,1998年她才22歲,首度進入監獄報導死刑過程,當時她覺得「受刑人不過是睡着了,相較於被鐵槌擊殺的兩位老人正義也未免過於失衡。」

在那之後3年內,目睹死刑執行過程已42回,蜜雪兒已經能上電視侃侃而談死刑現場經驗,這些累積也讓她受聘爲「德州司法部公關室發言人」兼「死刑驗證官」。12年內,她親眼驗證近300位死刑犯的生命終結,並依法一一記錄死刑現場,近身觀察與探索關於死刑的制度、生命的本質

起初基於媒體記者的客觀專業,蜜雪兒還能冷靜地扮演法制上的旁觀者。但隨着目睹死刑次數的增加,她心中的疑慮開始浮現出來。她逐漸認識並喜歡某些死刑犯,看着他們死去,嚴密的心防終於敵不住死囚眼角淚珠與其母親的心碎。後來成爲死刑驗證官,同時自己也晉身人母的她,開始對死刑本質提出質疑,「處決犯人是否反而讓我們全都成了受害者?」

蜜雪兒將這些歷程全紀錄成書,中文翻譯版《死囚的最後時刻》由遠流出版社在近日發行。出版社分享,「作者從一個堅信死刑是罪有應得的少女,到結婚、成爲母親,不由得對生命的消逝傷感。諷刺的是,她的孩子也死於隨機殺人事件。她恨不得用死刑制裁兇手,但也遇到成爲朋友、爲其打抱不平的死囚。對於死刑的想像,她沒有任何答案,更不是居高臨下的正義或道德魔人;她只是一個平凡的女人、母親。在這本書裡,深刻的記錄了這一切,也是身處刑場與制度面第一線,相當罕見的第一手資料。」

出版社強調,這不是一本提倡「支持」或「反對」死刑的書,但歡迎大家透過其中的真實故事,一起思考死刑究竟是什麼。

法律白話文運動站長、楊貴智律師也分享,「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並非單純支持或反對死刑,而是以回顧這些事件對於自身的改變。這也是一本罕見的揉合感性第一人稱的記者觀點)與理性(提出制度面及執行弊端)的報導文學,相信這麼獨特的經歷更能引起讀者們以前所未見的觀點,思考刑罰制度與生命本質的重大議題。對於臺灣社會來說,談論死刑或許過於早熟,因爲我們都還沒能認識死刑的樣貌,就要思考死刑的意義,因此不論你支持死刑或反對死刑,都建議透過這本書一窺死刑的真實樣貌(即使抱持着偷窺刑場的八卦心態),必定將會讓我們對死刑有更多不同的看法。」

▲《死囚的最後時刻》中文版由遠流發行。(圖/遠流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