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部電影端午檔“內卷”!彭于晏郭麒麟鄭愷大PK

中國新聞網6月12日報道 假期到了,又到了看電影的時候。端午節假期,已有16部影片定檔,甚至比剛過去不久的“史上最擠五一檔”還要擠。

歷數過去五年端午節檔期票房,最高不到10億元。這16部影片,會讓端午檔再創新高嗎?還是進一步加劇“檔期內卷”?

熱帶往事》海報

端午檔影片數量創新高:彭于晏遇上比得兔

作爲疫情以來的第一個端午檔,2021年端午檔有着不同以往的表現,比如扎堆。影片數量創下歷史新高,影片類型更是多樣,有懸疑、愛情動畫體育等。

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彭于晏的新電影《熱帶往事》,該片位於燈塔專業版一週內地想看榜第一名。這部電影由甯浩監製,新導演溫仕培執導。影片以90年代末爲背景,講述了在一個炎熱夏夜,一起隱藏在黑暗之中的命案,陰差陽錯導致幾人命運被永遠改變的故事

彭于晏在片中飾演一個空調修理工人,據說他爲接近角色提前減重了32斤。張艾嘉王硯輝亦在片中飾演重要角色。

黃璐主演的電影《夏夜騎士》也是懸疑片,從一個八歲男孩的視角展開一段歷險故事,該片曾獲得第32屆東京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大獎。

《你好世界》海報

關注度上,僅次於《熱帶往事》的是《你好世界》《當男人戀愛時》。前者是伊藤智彥執導的動畫電影,是一個穿越時空拯救初戀的故事。後者由邱澤、許瑋甯主演,講述一段坎坷的愛情故事。同爲愛情題材的還有張雪迎主演的電影《暗戀》,其原著小說《橘生淮南·暗戀》曾多次被翻拍爲電視劇。

動畫電影《比得兔2:逃跑計劃》也吸引不少影迷關注,受海外疫情影響,該片曾多次延期。此番上映,還邀請了郭麒麟配音。第一部《比得兔》曾取得1.68億票房,不知道第二部能否超越。

《超越》海報

鄭愷監製並主演的體育電影《超越》也將上映,片中鄭愷增肥40斤,飾演一位獲獎無數的“百米飛人”。喜劇片陽光姐妹淘》由包貝爾導演,翻拍自韓國同名電影,由殷桃曾黎張歆藝主演。

此外,還有王姬主演的《候鳥》、重映經典電影天堂電影院》、動畫電影《潛艇總動員地心遊記》《飲料超人》《瘋狂醜小鴨2靠譜英雄》,以及《玄夜狐影》《火山地獄》《遠方的風》等。

《當男人戀愛時》海報

大片觀衆熱情不大 今年端午檔低迷?

作爲三天假期組成的“腰部檔期”,端午檔一直保持着一定的競爭力。從2015年到2019年,端午檔期總票房在6至9億之間,最高的是2018年,達9.12億元,與當年五一檔(10億)相差不大。

不過,歷數往年端午檔影片,會發現進口片幾乎壟斷了端午檔的票房冠軍,2019年有《X戰警:黑鳳凰》,2017年有《加勒比海盜5》,2016年有《魔獸》,2015年有《侏羅紀世界》,2018年的《侏羅紀世界2》一部就收攬7.2億票房。

《夏夜騎士》海報

往年端午檔票房也較爲集中,能邁過億元大關的電影並不多,從2015年到2017年,每年端午檔都僅有兩部電影檔期票房過億,其中國產片僅一部。票房較爲分散的是2019年端午檔,國產片有兩部電影過億,分別是《追龍II》《最好的我們》。

由此看來,在端午檔,國產片的優勢並不明顯。燈塔研究院行業分析師張榮棣對中新網記者表示,今年端午檔上映數量打破歷史記錄,但缺少往年的進口視效大片,目前預售階段整體大盤相對較冷,截至6月10日下午14點,6月11日-12日兩天的累計預售票房僅爲1800萬。

張榮棣認爲,缺少頭部影片帶動,觀衆總體觀影熱情不大,加上我們剛剛經歷了一個“史上最強五一檔”,創造了16億的票房產出,後續觀影需求略顯乏力,預測今年端午檔可能是近年來端午檔票房較低的一次。

此外,疫情對端午檔也將有所影響。近日,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發佈通知,對於廣州市中高風險地區及實施封閉、封控管理區域內的各類公共文化旅遊場所全部停業。對於其他區域密閉娛樂場所,如電影院、劇院、KTV、上網服務場所等暫停營業

《陽光姐妹淘》海報

檔期大戰,誰會是黑馬

自去年以來,國內電影市場愈發呈現一種趨勢——“檔期內大爆發,檔期外靜悄悄”。那麼,16部影片齊聚端午小長假,這種“片海戰術”有可能帶來更多的票房收入嗎?還是競爭更加激烈?

在張榮棣看來,其實電影的數量和票房的關係,在各檔期裡都比較符合“二八定律”,即80%票房是由頭部20%影片帶來的,“觀衆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因此影片數量多不會給檔期帶來更多的票房收入,還是要看頭部影片的質量和表現”。

《天堂電影院》海報

他認爲,影片扎堆擠檔期的原因主要還是想吃檔期基本盤,這對於比較大的檔期,比如春節、暑期檔會比較適用,當然競爭也更激烈。但對於小檔期,比如端午檔,如果沒有頭部影片的帶動,它的檔期效應很難充分體現。

跟五一檔相比,端午檔多爲中小體量影片,且有號召力的演員也較少,那麼,哪部影片可能成爲黑馬?張榮棣表示,目前來看,各部影片在預售和映前熱度上差別不大,還需要看映後口碑,是否能形成破圈話題討論,纔有機會打破現在大盤相對低迷的局面,跑出黑馬。(記者:袁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