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檔內資股抗升息

16檔內資當道股

外資首季大砍臺股4,590億元,減碼動作猛烈,市場關注美聯準會5月若升息兩碼,資金面仍有迴流壓力。法人預期,本土資金可望持續扮演盤面中堅力量,具利多題材,且近期獲投信、主力積極加碼的個股表現機會較大,中信金、金像電、中鴻等16檔蓄勢待發。

萬寶投顧總經理蔡明彰表示,臺股3月月線雖然小漲41點,但首季跌幅仍達525點(2.88%),主因就在於俄烏戰爭、通膨及升息議題加速資金撤出。關注第二季最重要議題爲美聯準會(Fed) 5、6月可能各升息兩碼,合計共增加1個百分點之多,預期將對估值較高的電子族羣造成影響。

羣益投顧副總裁曾炎裕認爲,受到升息循環加上亞洲疫情變數衝擊,外資減碼壓力沉重,壓抑指數上攻力道,首季外資已拋售4,590億元,超越去年全年,相對來看,外資操作偏空,本土資金還是第二季主角,成長題材股爲人氣指標。

另外,央行公佈2月M1B年增率持續高於M2、資金活水呈現黃金交叉線型,而代表散戶資金動能的證券劃撥存款餘額續增,再創新高,展現內資力量與影響力,在升息、通膨與打房趨勢下,使得股市投資及存股成爲投資重要選項。

進一步統計,獲得投信連日加碼、主力積極敲進,且近一月千張大戶人數、持有股數雙增的個股,共有中信金、金像電、中鴻、宏碁、臺泥、臻鼎-KY、新光鋼、臺達電、智易、茂達、南電、健鼎、光罩、德微、臺灣大、嘉澤16檔,內資佈局企圖濃厚。

臺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認爲,3月Fed與臺灣央行皆決議升息1碼,升息循環展開,銀行產業整體利差擴大,獲利將維持高檔,看好銀行型金控受惠程度最高,且關注近期金融族羣股價、籌碼動向,可看出多方資金已有持續往相關個股靠攏跡象。

電子部分,由於第二季爲傳統手機淡季,加上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示警,中國大陸封城可能導致PC、智慧手機與電視等消費性電子需求放緩,就基本面而言,仍能維繫成長力道的伺服器相關個股較具吸金力道。

此外,鋼鐵股也是內資主力重倉佈局族羣之一,受到去年下半年中國大陸積極減產,延續今年爆發俄烏戰爭,換算將有超過1億噸鋼鐵供給消失,推升國際鋼價的走高,市場預計到今年第三季前,鋼價都有支撐,有利中鴻、新光鋼業績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