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獨寵 16檔持股比率升高

16檔外資持股比率高 近日又連買

受MSCI不斷調高陸股權重,迫使外資轉進,只得對臺股罕見連2年賣超,2021年至今已逾5,817億元,然臺股上市櫃公司基本面依舊亮眼,對法人仍具一定的投資吸引力;有包括中租-KY(5871)、晶相光(3530)等16檔,外資持股比率較年初時增加達16.43~78.92%以上,近日也出現2~20日連買,累積張數1,002~39,088張以上,值得留意。

觀察近期臺股走勢,中信綠能及電動車ETF經理人張士琳指出,市場先是受到當衝降稅年底即將到期影響,接着東南亞疫情升溫影響供應鏈,以及美聯準會(Fed)縮減購債預期升溫,導致臺股近期走勢軟腳,但觀察臺幣匯率仍未貶破前低,顯示外資資金未明顯撤出,在市場雜音頻傳時,應謹慎選擇基本面佳、長期具趨勢題材的產業。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也指出,臺股基本面下半年展望並沒有轉弱勢或惡化,但從法人資金動向來看,外資受到Fed可能開始討論QE退場等訊息干擾,態度轉趨保守,且臺股迄今漲勢在全球股市中表現相對亮眼,因此近期加重調節臺股力道。據統計,外資7月來賣超臺股達1,850億元,今年來已從臺股提款5,817億元,超越2020年全年度的5,394億元,並創單年賣超之最。

不過,盤面上有包括中租-KY、晶相光、頎邦、大江、億光、矽創、宏全、元大金、臺光電、中揚光、國泰金、大同、茂達、中菲行、大成鋼、京城銀等16檔,外資持股比率反而增加,且近日連續買超,顯得特別。

葉獻文指出,臺股電子與傳產指數雙雙跌破半年線,僅有金融指數仍維持在半年線之上。但下半年臺股電子業基本面仍有支撐,配合週期循環類股獲利持續上修,臺股並沒有轉空的理由,且受惠於全球經濟穩定復甦,新興科技應用與遠距商機持續拓展,臺灣7月出口金額創單月新高,改寫連續13個月正成長,都是臺股多方的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