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專家提出計劃生育,毛主席看完後大怒:誰這麼大膽!

1953年,新中國剛剛成立,還屬於發展階段,百廢待興。無論是經濟、軍事、政治這些方面,都需要加強和穩步提升。

但就在這個時候,一位經濟學家向毛主席提出了計劃生育的建議,這樣可以處理人口問題。

雖然這位專家將計劃生育的提出依據,以及具體的實施過程和可能會產生的結果,都非常詳細的進行描述。但是在毛主席聽後卻勃然大怒:“誰這麼大膽!提出了這樣的意見,人口問題怎麼能與國家決策相提並論呢?”

這是怎麼回事呢?提出“計劃生育”的專家是誰呢?

經濟學家馬寅初

這位專家就是經濟學家馬寅初,正是他提出的計劃生育,不僅遭到了毛主席的反對,甚至還被周總理要求寫檢討。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馬寅初。

馬寅初的家庭非常富裕,他的父母很重視學習和教育。因此在馬寅初小的時候,父母在學業上對他要求極其嚴格。也正是因爲有了父母的管教,馬寅初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

在這樣的背景下,馬寅初見識到了很多家庭與自己的差距。作爲一名讀書人,他不僅堅信着知識改變命運,也堅信知識可以改變民族。

因此在很小的時候,馬寅初就在心中立下了遠大的抱負,那就是好好學習,報效祖國。他不僅認真聽講並完成老師所佈置的作業,閱讀並背誦學校所學的全部知識,甚至在課餘時間還會讀一些國內以及國外的文獻,充實自己。

爲了可以更好的接受教育,學習更多有用的知識報效國家,馬寅初在家人的支持下選擇前往美國留學,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就這樣,他憑藉着自己的能力一路攻讀到了博士學位。

在畢業回國後,爲了將自己所學的一生知識傳授給更多人,馬寅初選擇到北京大學任教。通過教書育人這樣的方式,提升國家總體的文化知識水平,爲國家培養出下一代人才。

不得不說馬寅初可以說是非常的正義了,他一直都在默默的用着自己的能力,去爲國家服務。

正因如此,在北京大學擔任教授期間,讓他積攢了很多的聲望,獲得了很多學生的支持。儘管期間遭到了國民黨政府的侵擾,還曾發生過“五四運動”,但是這都沒有阻礙馬寅初繼續教書的決心。

建國後,馬寅初還曾憑藉着自己出色的教學經驗,以及優秀的文化水平擔任過北京大學的校長。

在擔任校長期間,馬寅初一邊教學,一邊對我國的教育方式等各個方面進行研究,爲我國的教育事業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不僅如此,馬寅初還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經濟學家,在這一方面有着很豐富的經驗。

從1923年起,馬寅初就擔任着中國經濟學社的社長。他花費六年的時間,通過演講的方式將自己翻譯引進的國外經濟學理論,用自己的話講述給大家。讓更多的人瞭解經濟學,學習經濟學。

不得不說馬寅初的目光非常長遠,畢竟這個時候的國家各個方面都還比較落後,急需借鑑國外進行學習和進步。而馬寅初早早就看破了這一點,更是利用着自己的經驗和努力,在一步一步的幫助着國家進行整體的追趕。

無論是在教育界還是經濟學方面,他都有着重要的話語權,也有着無人替代的地位。

1953年提出計劃生育

正是因爲馬寅初在美國獲得了博士學位,在經濟學上擁有很高的造詣,有過多場演講,被人們稱之爲經濟學專家。

在1953年,由於新中國已經成立,很多發展都趨於穩定。因此我國政府打算進行一次全國人口的調查,而這也就是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

經過計算後,結果顯示這個時候的中國人口達到了6億多人。並據此推測,在此之後每年的人口至少增加1200萬左右,換算成比例大概就是20%。

作爲一名經濟學博士,同時也是國內的經濟學專家,這樣的結果引起了馬寅初的注意。他認爲僅僅通過20%這樣的結果下定論,太過於草率,畢竟全中國各個地方的人,因爲氣候條件、經濟等各個方面的差異,增長率是不同的。

尤其是上海,北京這些大城市,與其他偏遠地方的小城市相比,差距可以說是非常大。雖然平均增長率是20%,但是人口基數龐大的地區增長率卻能夠達到30%以上。如果按照這樣的速度,無法想象在下一個世紀會達到多少人口。

但即使是20%的平均增長率,也依舊不能讓人忽視,畢竟這個時候新中國的人口總數就達到了6億人。如果按照這個平均增長路易進行推算的話,在2023年,全國的人口可能就會暴增到26億。

人口數量的急劇增長會帶來很多嚴重的問題,首先土地和糧食就是第一要考慮的問題,隨後就是經濟發展、就業等各個方面。因此人口問題對於新中國來說也是一個主要的並且非常嚴峻的新型問題。

爲此馬寅初不敢有絲毫的馬虎,他又花費長達三年的時間繼續進行調查。而調查結果也更是讓馬寅初擔憂,那就是不用百年的時間,中國人口就可以達到20多億,從翻倍式增長。

馬寅初得知這個結果後,認爲這對於國家是一個生死存亡的問題。這個時候無論再採取任何措施都無法及時挽救了,因此他馬上提出這個問題。

但是這個時候的人連溫飽問題都很難解決,生活條件也比較落後,自然無法理解馬寅初所提出的內容。眼看着人口依舊快速的增長,馬寅初再也坐不住了,經過反覆的思考,他決定將其上報給毛主席。

就這樣,馬寅初帶着自己統計出來的一手資料,來到了毛主席的辦公室外面,站在門前並敲響了房門。

在得到毛主席的允許後,馬寅初直接開門見山,點名了國家目前面臨的人口問題,並通過一系列數據證明人口如果增長過快,會帶來的嚴重後果。

遭到主席的堅決反對

在講述完這一切後,馬寅初提出了控制人口的觀點,甚至還專門制定了計劃生育的這個方案,希望能得到毛主席的認可。

但讓馬寅初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所提出的這個計劃生育的建議,不僅沒有得到毛主席的支持,反而引起了毛主席的反對。

態度一向平和的毛主席在聽到馬寅初所提出的這個建議後,竟然勃然大怒,當場就發起火來。

毛主席對着馬寅初大聲喊道:

也正是因爲這個舉動,讓馬寅初的名聲受到一定的影響。有的人同意他的看法,有的人對他的建議嗤之以鼻,大家對此意見不一,具有很大的爭議。甚至有人專門跑到馬寅初的家裡,希望他可以當面給予一個合理的解釋,爲什麼在這個時期提出了這樣的看法。

對於這些馬寅初本人一直沒有做出迴應,他自己也在思考自己的這個建議是否是合理的,是否符合當時國家的情況。況且他自己就已經擁有七個孩子,他本人都是如此,又如何勸阻他人。

因此馬寅初知道自己再着急,再如何解釋也於事無補,包括與自己關係非常要好的周總理在聽到這件事情後,也讓他寫檢討,進行反思。

而隨着很多地區糧食供應問題短缺,人口增長過快,土地房屋擁擠等問題開始初次顯露後,馬寅初再一次坐不住了。

他又一次站在了公衆面前,倡導國家應該控制人口,百姓應該計劃生育。儘管他一再堅持還是遭到了部分人的反對,大家各執一詞。

而這樣的爭論在1958年前夕演變的愈加激烈,有的人對他給予支持,有的人對他進行反對,也有的人這保持着中立的態度。

但是這個時候的大家對於計劃生育,以及人口的增長問題並沒有清晰的看法,大部分人只認爲在這個發展的年代,急需用人應該多生多生。也正是因爲對這一概念的不理解,讓馬寅初有口難言,在這一期間也是非常的頭疼,只希望這場風波可以儘快平息。

直到1959年,事情依舊沒有發生好轉,雖然他的工作依舊繼續,但是對他的批評卻已經擺到了公衆上。

那麼毛主席是真的對他不理解嗎?其實並不是,毛主席理解馬寅初當時提出的計劃生育的目的,也知道他的想法。

他發怒的原因是因爲他深知,當時的國情不允許這樣做,相比於控制人口增長,彼時的中國更需要快速發展。只有中國在短期內快速發展站起來,才能真正的屹立在亞洲這片土地上,才能夠真的守衛好國家和民族。

而人口增長正是加快中國發展速度的重要一環節,只有這樣才能更快的用人口來填補中國技術上的缺失。

加大生產力的發展,而毛主席也自然知道人口過快增長會帶來怎樣的後果,但是這個時候的中國沒有選擇。

所以他纔會在馬寅初提出的第一時間就進行了反對,他當然知道這是對的,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能二選一。

總結

從這也可以看出當時的中國是處於多麼艱難的困境,爲了可以繼續發展下去,並進行更快速度的發展,趕上世界的腳步,需要面臨艱難的選擇,也需要放棄很多東西。

但如今強盛的國力證明當時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正確的,都是成功的。沒有先輩們的負重前行,就沒有如今繁榮昌盛的國家,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珍惜先輩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