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個冬奧場館提前用上綠電 多項碳中和措施護航“低碳冬奧”

編者按:2022年2月4日,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北京舉行。屆時,世界目光也將再次投向全球首座“雙奧之城”――北京。圍繞“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冬奧籌辦步入全力衝刺全面就緒、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與此同時,以籌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爲契機,我國大衆冰雪運動發展乘勢而上,“北冰南展西擴東進”,冬季夏季各具特色、冰上雪上全面開花,冰雪產業迸發活力,“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前景十分廣闊。4月10日,恰逢冬奧倒計時300天,人民網推出“冬奧倒計時”欄目,爲冬奧籌辦衝刺階段加油鼓勁,共迎一年後的精彩華章

人民網北京5月27日電 (記者楊虞波羅)早在北京冬奧會申辦之初,實現綠色辦奧就是北京冬奧會的承諾。5月26日,北京冬奧組委召開會議,介紹了18項減碳管理措施和4項碳中和措施,以實現低碳冬奧的目標

北京冬奧組委總體策劃部部長李森介紹,2019年6月23日,北京冬奧組委發佈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低碳管理工作方案》,制定了低碳能源、低碳場館、低碳交通、北京冬奧組委率先行動等4方面18項措施,爲北京冬奧會低碳管理工作明確了目標和方向。這項工作正式啓動以來,北京冬奧組委與北京市河北省政府緊密合作、形成合力各項措施穩步推進並取得階段性成果,其中包括全部場館實現可再生能源利用,所有場館100%使用綠色電力。

場館建設能源供應是成功舉辦奧運會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部部長劉玉民介紹,北京冬奧會的全部場館實現了城市綠色電網全覆蓋,依託張北柔性直流電工程和適用於北京冬奧會的跨區域綠電交易機制,場館的照明、運行和交通等用電均由張家口的光伏發電風力發電提供。

“截至目前,在現有政策和場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已有19個場館在建設期提前用上綠電,賽時北京冬奧會所有場館將實現清潔能源供應。”劉玉民表示,“到2022年冬殘奧會結束時,冬奧會場館預計共消耗綠電約4億度,預計可減少標煤燃燒12.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

國家游泳中心冰壺賽道完成二次製冰。北京市重大項目辦供圖

場館建設方面,所有新建室內場館全部達到綠色建築三星級標準。北京冬奧村、延慶冬奧村和五棵松冰球訓練館分別建設了超低能耗建築示範工程。此外,《綠色雪上運動場館評價標準》首次出臺,將可持續發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理念融入雪上運動場館建設各環節,在雪上運動場館綠色建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國家速滑館、首都體育館等4個冰上場館採用新型二氧化碳製冷劑,這在奧運歷史上尚屬首次,獲得了國際奧委會高度肯定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交通服務,從冬奧會開幕前14天開始,至冬殘奧會閉幕後3天結束,共計55天。北京冬奧組委交通部副部長同安表示,北京冬奧會賽事舉辦期間,交通服務將基本實現清潔能源供應,同時將推動氫燃料車輛的示範應用。

按照當前的車輛籌措方案,北京冬奧會使用的賽事交通服務用車中,節能與清潔能源車輛在小客車中佔比100%,在全部車輛中佔比85.84%,爲歷屆冬奧會最高。賽事舉辦期間,使用以上車輛預計將實現減排約1.1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5萬餘畝森林一年的碳匯蓄積量。同時,爲了保障氫燃料車、純電動車的使用,北京市、張家口市正在按計劃建設加氫站、充電樁等配套設施,滿足氫燃料、純電動汽車的能源補給需求。

閱讀更多:》》》冬奧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