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球2000強:中國獨攬前三甲
今年入選福布斯全球2000強的企業來自62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相比之下,2003年我們初次發佈這一榜單時,這2000家企業只分布在46個國家和地區。今年入選的企業總共創造了38萬億美元的營收,實現利潤3萬億美元,總資產達161萬億美元,總市值則達到44萬億美元。所有這些數字都比去年有所提高,當中尤以市值增長最快,同比增幅達13%。這些企業在全球範圍內僱傭着9000萬名員工。
今年中國企業破天荒地一舉拿下榜單的前三甲,而且在全球十強企業中佔到五席。國有控股的中國工商銀行連續第二年蟬聯冠軍,中國建設銀行奪得亞軍,而中國農業銀行的排名上升五位,成爲季軍。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的最後一家——中國銀行,也闖入十強,排名第九。
在中國企業集體進步之際,與中國“亦敵亦友”的美國摘得十強企業中的其他五席。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和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排名均上升四位,分列第五和第九。摩根大通(J.P. Morgan)的排名下滑到第四,其綜合得分落在中國農業銀行之後。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和匯豐控股(HSBC Holdings)這兩家去年位列十強的歐洲企業,今年跌落到第11和第14。
全球商界潮起潮落永不停息,而這份一年一度的榜單爲我們提供了一個“觀潮”的良機。從上榜企業的數量看,美國依然傲視羣雄,總共有564家企業入榜。日本緊隨其後,有225家企業上榜,不過相比去年的數字減少了26家。中國上榜企業(包括大陸和香港)增加25家,超過其他所有國家,總數則達到207家。有三個國家今年首次有企業上榜,分別是毛里求斯、斯洛伐克和多哥。
自從我們在2003年首次發佈這份榜單以來,東西方之間實力對比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今年我們把上榜企業劃分成七個地區,從而將不同地區之間的分化更加細緻地反映出來。亞洲地區憑藉674家上榜公司輕鬆奪魁,北美(629家)和歐洲(506家)緊隨其後。相比11年前的情況,變化是顯而易見的,那時候北美地區的上榜企業數量比亞洲全部上榜企業的數量還要多出50%以上。新興市場地區,尤其是中東和中南美地區,也在過去十年中取得巨大進步,上榜企業數量分別增長265%和76%。非洲仍然是墊底的地區,雖有進步,但速度緩慢,上榜企業只增加七家。而且這其中有四家新上榜非洲企業是來自尼日利亞,使得該國上榜企業總數達到五家。
如果從各分項指標來進行觀察,你能發現這批巨無霸其實各有所長。排名第15的蘋果公司再次奪得市值冠軍。沃爾瑪仍是全球銷售額最高的企業,只不過它的利潤已大不如從前。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這兩家抵押貸款巨頭在金融危機中接受了美國政府救助,六年過去,總算有些好消息來安慰投資者的心情。房利美不但鞏固了在總資產這項指標上的領先地位,還成爲盈利能力最強的企業。憑藉破天荒的840億美元利潤,該公司向美國聯邦政府累計支付的紅利已經超過了它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接受的救助金額。而它的“老哥們”房地美也不甘寂寞,在盈利能力這一項中排名第二,利潤猛增345%,達到490億美元。
今年新上榜的企業有179家,其中許多是家喻戶曉的公司。股市穩步上漲以及新一輪的IPO浪潮對此功不可沒。作爲投資者的寵兒,特斯拉汽車(Tesla Motor)提出要投資50億美元建造“千兆工廠”。儘管這一計劃招致非議,但該公司在用561%的市值漲幅堵住質疑者的嘴。排名第1083位的日本飲料巨頭三得利(Suntory),以136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威士忌公司Jim Beam,讓世界爲之震驚,同時也催生出今年上榜企業中最大的一家食品和飲料類公司。有相當數量的新晉企業之所以能夠上榜,要歸功於成功的IPO。比如排名第700位的希爾頓全球酒店集團(Hilton Worldwide)、排名第1645的微博客網站Twitter、排名第1749的澳大利亞九號臺娛樂公司(Nine Entertainment)。
想知道哪些企業實現了排名的大躍進?那可以先從這背後的一些知名人物和公司着手。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終於在掙錢這件事情上開了竅,Facebook這家社交網站的排名猛升561位,今年排在第510名,其銷售收入增長55%,利潤更是猛增2711%。去年排名一落千丈的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2013年排名438位),在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的領導下實現大逆轉,排名驟升358位,位列第80名。因爲狂攬天狼星XM廣播公司(Sirius XM)剩餘股份而登上新聞頭條的媒體大亨約翰·馬龍,他的自由媒體集團(Liberty Media)也在今年取的好成績,憑藉利潤和市值的大幅增長,排名上升440位,至第651名。
當然,並不是每一家企業都順風順水。全行業和國家經濟的整體形勢往往會影響到企業個體的表現。隨着中國經濟放緩,中國第二大建築機械設備製造商三一重工(Sany Heavy Industries)銷售收入下滑,導致排名下跌851位,降至第1398名。排名第465的英國連鎖超市運營商樂購(Tesco)與排名第987位的莫里斯超市(Morrison Supermarkets)展開了一場針尖對麥芒的價格戰,導致兩家公司的利潤都出現下滑。黃金價格走軟則導致加拿大巴里克黃金公司(Barrick Gold)銷售額持續下滑、淨虧損擴大,排名因此下降112位,跌至第771名。
最後要說的是,這份榜單還讓我們得以瞭解到哪些行業左右着全球商業面貌。不出所料,銀行和多元化金融以467家上榜企業穩穩保住第一集團的地位,這要歸功於這些企業的龐大營收和總資產。其他三大行業則分別是石油天然氣(125家上榜)、保險(114家上榜)和公用事業(110家上榜)。從增長情況看,半導體行業以11%的銷售額增幅領先所有其他行業;多元化金融則在利潤增長一項中奪魁,增幅達到驚人的90%;建築行業摘得資產增長的頭名,增速達到18%。
受益於這輪曠日持久的大牛市,到4月1日我們數據統計的截止期,有四個行業的市值增幅超過了30%,分別是航空航天和軍工(增長36%)、IT軟件和服務(增長35%)、耐用消費品(增長35%)、酒店餐飲和休閒(增長32%)。包括金屬和採礦在內的原材料行業連續第二年拖後腿,整體利潤下滑64%,市值下滑19%。這是不是意味着大宗商品的“超級上升週期”已接近尾聲?從這份榜單所反映出的各種跡象看,我們只能回答說“沒錯”。
以下是今年全球2000強的前100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