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臺股展望/明年多頭保不保? 專家:安啦!仍有機會走多

從10月起,臺股三王:臺積電、大立光、鴻海明顯受到外資調節賣壓,拉回修正。根據統計,11月外資共賣出臺積電近4萬張,致股價直接摜破季線;大立光更在8月創下最高價6,075元后,一路掉到4,000元左右;鴻海也從高點122.5元,大幅拉回超過3成,讓不少投資信心開始動搖。不過專家認爲,年底亂流屬於資金輪動過渡期,迴歸基本面觀察,明年仍有機會繼續走多。

今年上半年,臺股多頭凌厲加權指數從年初的9272點,一路漲至最高10,882點,漲幅高達17%。但進入第4季,臺股震盪開始加劇,外資連續賣超現貨市場一度出現恐慌性賣壓。其中,臺股三王遭外資調節比例相當高。

資深股民媽媽激動地說:「上半年臺股行情走得很漂亮,但接近年底被這樣一洗,先前賺得的獲利幾乎全部吐回去了。」上班族姚先生更苦笑說,當時鴻海股價在120元左右時,聽到郭董在法說會上說,不要讓錢被外資賺走,呼籲國內投資人要買要快,他就趕緊跟進,「沒想到買進後股價一路向下滑溜到百元以下,跌得又快又急。現在是要認賠還是續抱,真的無所適從。」

隨着股市震盪加劇,不少投資人信心開始動搖,對明年行情更是霧裡看花,「明年臺灣經濟成長率(GDP)預估在2.3%,沒有轉壞跡象主因全球景氣仍處在復甦階段,明年上半年出口將維持成長。」富邦投顧蕭乾總經理提出經濟基本面的判讀。

另外,蕭乾祥表示,明年臺股的淨值預測在1.5至2倍間,換算成大盤指數,低點約在9,000點,高點則在11,500點。「許多人認爲萬點是高點,但事實上,高點不是由絕對數值去判斷,可參考淨值比。」

蕭乾祥繼續說,過去金融風暴發生時,臺股淨值比來到2.04倍,而當前淨值比約在1.86倍,仍在合理範圍,換句話說,臺股仍有上漲空間,還不用擔憂高點反轉危機。「明年經濟可望維持微幅成長,而隨着稅改與當衝政策放寬,加上選舉年到來,皆有助於提升投資信心,整體而言,利於行情震盪向上發展。」

當然推動股價的主要動能,還是來自企業獲利成長性統一投顧董事長方國預估,明年全體上市櫃公司獲利可望成長13.1%,市場普遍預估現金股息會落在3.7%至4.1%間,在新興市場中仍相當具吸引力。「從獲利成長性預估、總市值與GDP的關聯模型來推估,加權指數高點預測在12,000點,可望落在明年第2季至第3季之間。」

此外,黎方國指出,明年影響臺股的重要變數,包括美國Fed升息及縮表後的全球資金流向、美國稅改進度及細節A股納入MSCI對臺股的影響、地緣政治北韓伊朗問題)及臺灣縣市長選舉。

操作上,蕭乾祥強調,除了觀察蘋果的基本面有否改變外,匯率是重要的參考訊號,若臺幣貶破30.5元且股市同步走跌,有外資撤出市場的疑慮,宜縮小投資部位。整體而言,面對2018年的臺股,投資人應該謹慎但不失樂觀。

更多鏡週刊報導【2018臺股展望】外資撤不撤? 關鍵是這個…【2018臺股展望】蘋概股沒「新」意 明年臺股動能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