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環境日專題對話:生態系統恢復和食物可持續生產與消費

中新網北京6月4日電 (記者 馬佳佳)“生態系統恢復和食物可持續生產與消費”世界環境日專題對話會6月3日在京通過線上和線下方式舉行。

本次對話會由聯合國環境署實施的歐盟轉型-亞洲區域政策宣傳項目主辦,中科院地理資源所、中國綠髮會良食基金、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支持協辦。

聯合國環境署資源效率亞太區域協調人穆什塔克·梅蒙強調了技術創新對於可持續生產與消費和生態系統修復的重要性。他提到,“循環經濟是中國和歐盟生態修復的一項關鍵指標,感謝歐盟支持可持續消費與生產的主流化。”

歐盟駐華代表團項目官員馮梅分享了“轉型-亞洲”項目計劃和歐洲綠色新政的一系列具體政策。她指出,“食物體系貫穿於歐洲綠色新政及其歐盟‘從農場到餐桌’戰略、歐盟有機行動計劃、零污染計劃等一系列具體政策和衆多行業中,是未來面向2050年歐洲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戰略領域。”

中國科學院朱永官院士就“土壤-食物-環境-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發表主旨演講。他提出,“土壤健康是人類健康的基礎,我們需要從土壤-食物-環境-健康這樣一個偶合系統的角度來認知,通過培育健康的土壤來促進高質量的發展和高品質的生活,以健康土壤爲基礎培育健康的生態系統,提供面向健康的生態產品,推動基於生態產品的大健康產業,實現人類健康。”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項目規劃主任王茜在總結中強調了“食物健康是政府部門、專家學者和普通公衆都共同關心和高度關注的問題,可持續的食物體系與氣候變化、碳中和、土壤和水資源保護、生態系統修復都密切相關。歐盟的有機食物行動計劃、零污染行動計劃等與聯合國環境署在全球層面應對污染、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的三大全球危及的倡議相吻合。”

十餘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國際組織和社會機構代表、企業家、青年人以及創新創業實踐者們展開圓桌對話,分享了食物系統對溫室氣體排放的貢獻,食物生產和消費過程的資源效率和對土壤生態環境影響,以及女性和青年人在食物可持續生產和消費轉變中的重要性和案例,並展示了傳統遊牧、有機農業生產消費、數字技術的應用以及中小企業減少食物浪費的探索和有益實踐。

歐盟轉型-亞洲項目旨在促進亞洲地區的可持續生產與消費轉型,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模式作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第12項目標,同時貢獻於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污染控制和氣候變化三大地球危機。2021年以倡導“生態系統修復”爲主題的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和歐盟轉型-亞洲區域政策宣傳項目以食物可持續生產與消費和生態系統修復的關係爲切入點展開對話會,旨在分享有關食物可持續生產與消費的知識、觀點和故事,展示食物可持續生產和消費的實踐案例及其對生態系統恢復的重要作用。

轉型-亞洲項目由歐盟資助,旨在促進亞洲地區的可持續消費和生產(SCP)。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實施的轉型-亞洲區域政策宣傳項目(SWITCH-Asia RPAC),旨在加強區域、次區域和國家層面對話,重點關注有助於綠色增長的可持續消費和生產政策,以及亞洲國家的減貧問題。(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