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關注保護地可持續旅遊 | 6.5世界環境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最大的財富。把握好保護地旅遊的“道”和“術”,恪守資源保護的底線,才能讓大自然的財富惠澤千秋萬代。

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是聯合國促進全球環境意識、提高政府對環境問題的注意並採取行動的主要媒介之一。

今年6月5日是第50個世界環境日,主題爲“生態系統恢復(Ecosystem Restoration)”。巴基斯坦是今年官方慶典的主辦國,呼籲人們採取緊急行動,恢復受損的生態系統。

2021年“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該主題旨在進一步喚醒全社會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來自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官網及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目前至少有157處“世界級”自然保護地,包含18處世界自然遺產(含自然與文化雙遺產)、34個世界生物圈保護區、41個世界地質公園、64個國際重要溼地。這些自然保護地在生物多樣性、生態永續性的實際保護和科學研究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同時,自然保護地內蘊藏着豐富的旅遊資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規定:自然保護區分爲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而實驗區是可以進行科學適度的旅遊活動的。

保護地旅遊價值巨大,不僅可加強遊客與保護地價值的聯繫,使遊客成爲一種潛在的積極保護力量;同時,保護地旅遊業的規模對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環境等均有重要影響,可持續的旅遊業可以直接爲全球目標作出貢獻。發展生態旅遊,也是自然保護地生存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我國,不少自然保護地都在開展旅遊活動,吉林長白山、四川九寨溝、安徽黃山、福建武夷山、湖北神農架、重慶武陵源、雲南西雙版納等“世界級”自然保護地,也是人們最熟悉的風景名勝區。

但是,旅遊活動給生態環境帶來的破壞,也是管理者必須正視的嚴峻挑戰。在越來越多的自然保護地走上旅遊發展之路的當下,如何平衡旅遊開發與生態保護之間的關係,實現保護與發展雙贏的良性循環,成爲值得探討的重要問題。

對此,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世界保護區委員會(WCPA)、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等也才曾於2018年聯合發佈《保護區的旅遊和遊客管理可持續性指南》報告,提出對保護地旅遊的立法、開發、治理等方面的指導意見。

作爲長期報道文旅產業的財經媒體,我們在追蹤產業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一直關注着旅遊的“可持續發展”。於2016年發起的旅遊「紅珊瑚」案例徵集活動,多年來積極甄選和推廣優質生態旅遊目的地,倡導探尋自然風光背後的人文價值。我們認爲,隨着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自然保護地旅遊成爲推動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

值世界環境日之際,我們希望藉助媒體平臺的力量,呼籲保護地旅遊的管理者和從業者貫徹綠色發展理念,以保護自然環境爲第一目標,遵從“開發服從保護、開發促進保護”的原則,減少旅遊對生態系統的干擾;產品設計上,應當從休閒觀光深入到文化體驗,通過體驗生態環境、感受生態文明、領悟生態魅力,實現旅遊者生態科普教育的社會功能。同時,我們也呼籲公衆一起關注保護地的可持續旅遊,自覺樹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尊重自然之美,守護生態平衡。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最大的財富。把握好保護地旅遊的“道”和“術”,恪守資源保護的底線,才能讓大自然的財富惠澤千秋萬代。

關於21世紀旅遊產業年會及旅遊「紅珊瑚」案例徵集活動

21世紀旅遊產業年會由《21世紀經濟報道》攜手南開大學於2016年聯合發起主辦,已成爲亞洲及中國旅遊產業最具影響力的非官方交流平臺之一。年會邀請國內外旅遊目的地政府官員、旅遊企業領軍人物、研究機構專家學者等共聚一堂,探討旅遊產業的融合發展、改革創新,挖掘市場新機遇,推動旅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同期舉辦的旅遊「紅珊瑚」案例徵集活動,每年通過旅遊消費者評價大數據調研、讀者互動投票及專家評審等方式遴選出產業標杆人物、目的地、企業和項目。憑藉公開透明的客觀數據和嚴謹權威的評分體系,依託主流財經媒體平臺傳播效應,徵集活動不僅獲得業界的高度認可,更在高淨值消費羣體中建立了廣泛的影響力。

目前,2021年度旅遊「紅珊瑚」案例正在徵集中,歡迎您向組委會推薦或申報優秀旅遊目的地/企業/項目案例。

點擊在線提交案例資料:

https://www.wjx.top/m/78666587.aspx

組委會熱線:

何女士 020-87372580

官方郵箱 lvyou@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