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來首現單季虧損,中來股份終止140億硅基項目投資

光伏主產業鏈(硅產業鏈)跌價導致全線虧損的當下,中來股份(300393.SZ)一季度營業收入遭遇腰斬、歸母淨利潤出現2022年以來單季度首虧。公司同時叫停140億元光伏硅基擴產項目。

4月24日晚間,中來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決定終止投資總金額預計爲140億元的硅基項目,項目原規劃產能爲20萬噸工業硅及年產10萬噸高純多晶硅。

今年以來,光伏主產業鏈價格繼續下探,各環節產品價格逼近企業虧損線,其中,硅料價格整體處於快速下行階段,已跌破企業生產成本,並達到部分企業的現金成本。一位頭部組件廠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一季度除了N型電池以外,幾乎所有環節都出現了虧損,只有極個別龍頭企業能夠保本。

2022年光伏行業景氣度正值高峰,中來股份在當年3月發佈公告稱,計劃投資140億元建設硅料項目,而在2022年一季度末時,該公司的貨幣資金只有20.9億元,有較大資金缺口。延宕兩年後,中來股份表示考慮到行業環境發生變化,決定終止硅基項目。在今年內光伏主產業鏈產品價格持續下跌的背景下,行業上市公司普遍放緩發展節奏,與前兩年大踏步擴產形成了鮮明對比。

終止140億硅料擴產計劃

中來股份首次發佈硅基項目公告後的兩年以來,由於項目遲遲沒有落地進展,伴隨着產業鏈價格走低,行業進入過剩產能出清階段,投資者對項目落地的預期逐漸降低。即便如此,4月26日,中來股份股價仍收跌7.07%,盤中最大跌幅超11%,收盤報7.49元,總市值約爲81.6億元。

中來股份主要從事光伏背板、N型組件和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原計劃投資建設硅料是向行業上游佈局。根據公告,硅基項目分爲兩期,一期擬投建年產20萬噸工業硅及年產1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第二期擬投建年產9萬噸多晶硅項目,投資總金額預計爲140億元。其中,一期項目在本協議生效後開工建設,爭取2024年竣工投產。

對於終止硅基項目的原因,中來股份表示,公司與山西省古交市人民政府、太原市人民政府在簽署投資協議後,積極推進硅料項目投資前期準備工作,但項目落地化工園區尚無切實可行方案,投資協議未能滿足生效條件,同時光伏行業市場環境已經發生重大變化,硅基項目可行性發生了重大變更,公司決定終止項目。

2022年是硅料大年,高價硅料使得上游環節“鯨吞”產業鏈的大部分利潤,吸引了不少行業“新玩家”關注,但硅料價格在2023年下跌逾70%的情景,是這些“新玩家”始料未及的。

中來股份此時宣佈終止硅基項目的背景,是光伏產業鏈主環節均跌破生產成本。就硅料價格來看,年內跌勢不止。根據PVInfolink與硅業分會數據,本週硅料價格再度下滑,跌幅環比擴大。其中,N型棒狀硅額成交均價爲4.92萬元/噸,環比下跌6.29%;P型緻密料成交均價爲4.28萬元/噸,環比下跌6.75%。

硅業分會表示,目前硅料價格已經抵達大多數企業的現金成本,甚至跌破部分企業現金成本。硅料價格雖已出現多周的持續下滑,但現價跌幅仍不及下游預期,下游持續看跌,尚未出現大規模低價抄底囤貨跡象。同時,下游企業前期囤貨庫存基本用盡,有部分試探性成交訂單增量。從全產業鏈角度看,在階段性供應過剩的背景下,從工業硅到組件的主環節均跌破生產成本,短期內市場呈現非理性競爭。

一季度業績虧損

宣佈終止硅基項目的同時,中來股份發佈了2023年年報和2024年一季報,2023年光伏產業鏈價格劇烈波動,公司的業績增速同比放緩,而今年一季度則出現了營收腰斬、利潤虧損的情形。

財報顯示,2023年中來股份實現體營業收入122.59億元,同比增長28.01%,上年同期爲64.56%;歸母淨利潤5.26億元,同比增長31.18%,上年同期爲228.09%。中來股份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去年全球對光伏產品及服務的整體需求量持續上漲,且隨着P型、N型技術迭代加速,N型高效產品的需求佔比在不斷上升。

分產品來看,中來股份的組件產品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44.54億元,佔營收比重36.33%,毛利率爲12.74%,同比上升7.48個百分點;光伏應用系統實現營收45.83億元,佔營收比重37.39%,毛利率水平與上年基本持平;電池和背板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8億元、23.05億元,背板毛利率同比減少6.39個百分點。

就N型產品來看,中來股份年報披露,公司的TOPCon組件及電池實現銷售收入49.34億元,毛利率爲12.53%,其中電池銷售量800.12MW、組件銷售量2651.18MW。記者注意到中來股份N型產能尚未滿產,公司的年產16GW高效單晶電池智能工廠項目之二期8GW項目處於在建中。

光伏產能過剩、主產業鏈全面虧損之際,上市公司的庫存水平備受市場關注。截至2023年年末,中來股份的光伏背板、電池的庫存均較2022年同期大幅增長。其中,背板庫存爲1250.27萬平方米,同比增加42.84%;電池庫存爲566.53MW,同比增長156.76%,組件庫存同比小幅下降4.53%,爲335.74MW。對於背板與電池庫存增加的原因,中來股份表示均是根據產品出貨趨勢合理備貨所致。

2023年第四季度,中來股份的業績環比下降趨勢已經顯現,當季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18億元,同比增長28.97%,環比減少36.72%;實現歸母淨利潤4300.93萬元,同比減少26.22%,環比減少82.6%;扣非後歸母淨利潤虧損5140.55萬元。

到了今年一季度,中來股份營業收入同比減少52.43%,爲12.88億元,創下2021年三季度以來的單季營收最低水平;歸母淨利潤虧損1.72億元,同比減少268.11%,扣非後歸母淨利潤虧損1.93億元,同比減少253.67%,均是2022年以來的單季度首虧。

同時,中來股份一季度的銷售毛利率與淨利率分別爲-3.28%、-13.95%,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流出1.48億元,三項核心指標反映產業鏈大幅跌價對盈利能力與現金流的影響。

股價方面,中來股份出現了業績與估值“雙殺”,2023年公司股價累計下跌30.04%,今年以來繼續下跌27.56%。前兩年,中來股份曾是光伏板塊炙手可熱的“牛股”,公司股價自2021年6月初6.5元(前復權,下同)左右啓動上漲,在2022年3月中創下歷史最高的24.85元,隨後進入回調階段,區間最大回撤達71.3%。

今年一季度,華泰柏瑞中證光伏產業ETF、天弘中證光伏產業A分別減持中來股份60.59萬股、28.17萬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