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2023-2024年度政府投資基金競爭力評價研究核心發現

21世紀創投研究院研究員 申俊涵

近年,政府投資基金髮展迅猛,成爲私募股權市場重要的力量。在推動股權投資市場健康發展、引導新興產業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撬動社會資本投入、培育新質生產力、提高財政資金利用效率等各方面,政府投資基金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進入2024年,我們看到政府投資基金的設立步伐已整體趨於放緩。由於退出高峰期集中來臨,對多地的政府投資基金來說,當務之急是退出管理——如何讓在管基金有更好的DPI表現,從而實現資金有效良性循環。

與此同時,部分區域新基金設立仍在積極展開,尤其是中西部地區仍保持高頻的節奏。“專精特新”、“新質生產力”、“低空經濟”等特定主題的基金,也在各地不斷涌現。

隨着政府投資基金髮展進入深水區,不同區域間政府投資基金的合作互動、抱團取暖變得愈加密切。尤其是對於基金管理經驗稍弱的地區,引入頭部管理團隊跨區域管理當地政府投資基金,正成爲一種新趨勢。

在基金管理人的招引方面,地方政府正拋出更市場化、更有吸引力的條件。許多地區正在不斷降低返投比例,返投的認定方式也更加靈活。同時,當行業對耐心資本孜孜以求,還有一些地區嘗試延長基金存續期、完善容錯機制等。

當前,規範政府投資基金髮展、對政府投資基金實行有效監管的需求日益上升。實際上,中央及地方監管機構已經發布了多項加強政府投資基金市場化運作機制的相關政策,與之配套的監管體系正在逐步建立。

尤其振奮人心的是,在國務院6月19日發佈的《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到,優化政府出資的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改革完善基金考覈、容錯免責機制,健全績效評價制度。系統研究解決政府出資的創業投資基金集中到期退出問題。業內人士認爲,這更是爲政府投資基金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心劑。

我們發佈這份報告可謂適逢其時。我們也希望,這份報告爲政府投資基金規範健康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通過對各政府投資基金的問卷調研與訪談,結合清科研究中心、CVSource投中數據、執中ZERONE等數據統計,我們在研究中有幾項核心發現:

1、在規模方面,政府投資基金設立數量和規模在2016年前後達到增長高峰期,隨後政府投資基金每年的新增設立速度有所回落,逐漸步入穩步增長期。雖增速逐漸放緩,但政府投資基金仍是助力國內私募股權基金領域發展的重要力量。

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23年,我國累計設立政府投資基金2086只,目標規模約12.19萬億元人民幣,已認繳規模約7.13萬億元人民幣。其中,2016年是新設基金的巔峰之年,新設立的政府投資基金有392只,目標規模2.98萬億元人民幣,已認繳規模1.6億元人民幣。2023年新設立的政府投資基金有107只,同比下降25.2%;已認繳規模爲3118.4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5.0%。

2.在設立區域方面,北上廣深以及江蘇、浙江、廣東等沿海發達地區政府投資基金依然活躍。中西部地區也逐漸認識到政府投資基金的價值,保持高頻節奏新設基金。比如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都有發起設立千億級規模的基金,“產業基金集羣”概念正在興起。

3.在投資方向方面,各地政府投資基金多傾向於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具體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汽車、高端準備、新能源、新材料等。同時,也有政府投資基金鼓勵投資有色金屬、綠色食品等地方特色產業。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專精特新”、“新質生產力”、“低空經濟”等主題基金在不斷涌現。

4.在投資階段方面,出現越來越多支持子基金投資於早期階段的天使引導基金、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同時,諸多政府投資基金並不排斥子基金對後期階段項目的投資,因爲成熟期企業在落實政府產業、就業與稅收方面政策效果更加立竿見影。另外,在併購熱潮涌動的當下,也有地方政府投資基金提出設立併購基金,爲併購市場注入新活力。

5.在投資策略方面,政府投資基金採用直接參股子基金的架構仍是主流,開展直投和跟進投資的政府投資基金呈現逐漸增多的態勢。此外,S策略成爲新興趨勢,大量國資和政府投資基金正在探索將S基金納入其運作模式。今年4月,上海100億科創接力基金啓動。陝西、安徽、四川等多地也在今年紛紛設立首支S基金,S基金下沉趨勢明顯。

6.在政策效能方面,多數政府投資基金對當地重點產業與產業轉型的促進效果明顯,多數子基金能夠完成社會化募資,子基金與直投投資企業對當地稅收、就業帶來貢獻。同時,政府投資基金對子基金的返投倍數、返投認定方式要求逐漸放寬。相當比例政府投資基金對子基金有政策讓利。

7.在管理效能方面,絕大多數政府投資基金,建立了健全的制度和規範的操作流程、完善的風控機制、能用信息化建設賦能子基金遴選和投後服務。有相當部分政府投資基金建立ESG/責任投資戰略目標及評價體系,以及合理的激勵機制。少部分政府投資基金形成有明確細則條款和可操作性的容錯機制。

8.在資金效率方面,相當部分政府投資基金願意披露年度新增投資基金/項目數量與規模,參股子基金所投企業的上市數量等信息,但多數政府投資基金謹慎披露實際退出金額和賬面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