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能源淘汰賽,小鵬跑出“加速度”

從概念轟炸的上半場,到好好造車的下半場,已經來了。

經過1年的噪音轟炸,消費者對如何選購一臺車已經有了更多清晰判斷標準——對口無遮攔的跳樑小醜與譁衆取寵已疲憊;一個品牌吹得好和開得好,已能通過第一批車見真章,比如有些被吹到天花亂墜的功能,成了笑話。同時,概念氾濫之後,創新已經從激進轉向“擠牙膏”。

凡此種種表明,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已經從出奇制勝走向好好造車的持久戰——要在事上磨出彩,要向內功要生存。

【穩健勝於造勢】

行業早就過了一招鮮吃遍天的階段。品牌長征勝利,取決於沒有短板,而不是長板突出,製造實力、經銷商網絡、技術等至關重要。

在衆多新勢力中,面臨激烈競爭的情況下,小鵬在2023年走出了一波驚心動魄的V型反轉。

2023年1月,小鵬交付2249臺車;12月,這個數字超過了2萬,年終躋身新勢力交付量第4。

與之對應的是,小鵬汰換了80%的高管,建立了新的領導班子,讓車圈“鐵娘子”王鳳英,在充分授權下更進一步迴歸製造業本質,聚焦智能與價值感,展開新一階段造車,並明晰了版本定位——長續航、超長續航、智駕,讓用戶認知更爲清晰。

1年來,小鵬有了更好的製造業基礎,實現了良性的降本增效。在2023年小鵬新G9發佈會後圍爐夜話上,何小鵬曾表示“大衆的 CEO 怎麼跟我說的?他說你們 G9 我們拆了,非常好,你們這個東西貴了 25%,那個東西貴了百分之十幾,我那餐飯吃得巨有壓力。”

“都是內部幹趴的,最重要的是人”。而王鳳英幫助何小鵬,解決了人的問題,讓其戰略能夠落地的基礎。

2023年,新款P7i、G9,以及小爆款G6,靠着定價和功能優勢,有力支撐了銷量。同時在降低售價之後,依然實現了毛利提升。而未來,扶搖架構,還將進一步控制技術、成本、利潤的“不可能三角”;

從品牌聚焦、產品佈局優化到生產毛利率的提升,這是小鵬在這一年時間裡發生的根本改變。

而在2024年,開年推出的MPV品類首款X9,上市就收穫了5000大定,並且實現了上市即交付,累計交付查過2400臺,並且近70%用戶選擇MAX版本(智駕)。目前,僅小鵬X9積壓訂單就已經過萬。

這意味着,自小鵬革故鼎新後,不僅能夠製造爆品,也能維持產品矩陣的可持續發展——良品如雲、智駕突出、模式健康。

以新晉的小鵬X9爲例,在新能源MPV節點來看,這款車型推出的時間並不算早,在此之前已經有極氪009等產品。

思路決定出路。

小鵬X9跳出了傳統MPV產品框架,而是緊扣、聚焦核心痛點——7座。人們要的不是MPV,而是一個能承載全家需求的空間。所以X9,提供了7.7平米套內面積,保證了家人舒適度。與此同時,X9並沒因爲空間而犧牲了車的性能。

但如果只是空間至上,難以與其他產品形成心智差異。爲此,小鵬X9一改傳統MPV產品笨拙的印象,通過標配“後輪轉向功能”,實現了最小轉彎半徑5.4米,實現輕鬆掉頭、轉彎,宛若SUV般靈巧。值得一提的是,小鵬X9也是目前唯一搭載這一功能的MPV,此前後輪轉向都是搭載在轎車、SUV。

35.98萬-41.98萬的售價區間,卻實現了冰箱、彩電、大沙發、雙腔空懸、8295芯片、後輪轉向等200多項技術標配。搭載XNGP智駕的Max版本,價格只比長續航版本多了2萬。

在X9這款產品,我們再次一次看到小鵬對於戰略貫徹堅定與成效。

【品格行穩致遠】

當市場從出奇制勝,向好好造車時,企業的品格就成了決勝的關鍵。

“汽車是個長線的事業,如果一個公司想只靠一款車或者一個小節點,都是錯誤的。”

回溯過往,造車之路本就各領十幾年。不可能永遠立於潮頭企業,唯得堅韌、篤行,才能行穩致遠,應對好變化的趨勢。

風騷

所以,2023年的轉折之年,對於小鵬或許是一件幸事,磨礪了組織,讓其更堅韌。對於公司,有些事情早發生,比晚上更好。

作爲中國智能駕駛技術最早的佈道者,小鵬是趨勢洞察者,也是目標綱領的堅守者。

自2014年創立以來,小鵬就相信AI會改變未來出行方式。

自2017年開始親自掌舵小鵬汽車以來,何小鵬也將智能駕駛放在這家企業發展最核心的位置。當時,國外只有特斯拉,國內只有小鵬——彼時,全球唯二全棧、中國第一的自研量產車企。當時,小鵬早期對智能駕駛的投入,並不爲行業所看好,花這麼多錢做自動駕駛有用嗎?

十年飲冰,難涼熱血。不變的是小鵬,變化的是行業。

隨着電池與電機技術與供應鏈日漸成熟,以及行業滲透率的提升,加速度和續航重要性在降低,除非行業上游技術有重大突破,否則難以有革命性提升。

智能,將成爲新一階段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重點。

曾經,王傳福把自動駕駛視爲”都是扯淡,都是忽悠,被資本裹挾和炒作的一個概念”;如今,比亞迪也對外宣稱要投入1000億發力自動駕駛。

2019年,創行業先河的實現了通過視覺感知和超聲波融合的全場景智能泊車;

2020年,行業首創的“全場景語音”;

2021年,推出全球首款搭載激光雷達的量產車;

2022年,首個讓高階智能輔助駕駛在城市場景中量產落地的車品牌

2023年,首個在北京城區內開放的高等級智能輔助駕駛

正是得益於這份堅定的長期規劃、長期踐行,小鵬有樹大根深的技術實力,實現了用算法砍成本的效果,提供了更有性價比智能駕駛,普惠走在了行業前列。

當大多數車企還必須在雙Orin-X芯片算力下,才能發揮出BEV+Transformer(感知狹窄、遮擋等複雜道路,做出更可靠的路徑規劃)的效果時,小鵬部署同類的感知架構,只需佔用單顆Orin-X不到10%的算力,這自然能降低企業的部署成本、用戶的使用成本。

普惠,是普遍與實惠的結合。用算法降低硬件的同時,小鵬的開城也實現了高質量的覆蓋——XNGP覆蓋了全國73%的路網,覆蓋城市道路、國道、省道,甚至是“鄉間小道”。具體到城市而言,當其他友商還在“五環外”時,小鵬的NGP已經能在三、四環交界處自如。

2024 年 1 月 30 日。何小鵬在 " 小鵬真智駕,全國真好用 " 新春啓動會表示, XNGP 智能複雜駕駛系統城市智駕能力,將會在已經全量發佈的 52 座城市基礎上,新增 191 座城市,總共覆蓋數量城市去到243 城,位居行業第一(中國 不含港澳臺地區 , 共有 663 個設市城市)。

目前,在城市NOA佈局上,小鵬也領先於同行——小鵬年底計劃開城數量在52,而大部分車企,2024年才展開佈局。

可以說,現階段開城數量和質量上,小鵬已經位列行業前沿。

截至2023年10月,公開數據顯示,小鵬汽車 XNGP 累計里程已達1.22 億公里,核心模擬場景1.25 萬個,專向模擬場景 3.6 萬個,實現包括小區入口和內部道路的全場景覆蓋。截至11月1日,小鵬智駕行駛里程已超過5.41億公里,其中高速NGP累計行駛里程超過1.64億公里,用戶端的輔助駕駛時間超過669.7萬小時,智能駕駛已成爲小鵬車主的日常。

技術提升、產品普惠、高質量體驗落地,小鵬智能高質量發展的飛輪業已成規模。便宜用、好用,才能多用。用戶數、數據優勢,將有力鞏固小鵬在智能駕駛上的優勢、壁壘。

距瞭解,2024年內,XNGP將實現全國主要城市路網全覆蓋,並面向全球開始研發高速NGP,2025年面向全球開始研發XNGP。

2024年,小鵬至少將要推3-4款新品,包括B級的家轎、B+的SUV等,大衆X小鵬的品控、製造優勢將會進一步放大。

2024年,估計何小鵬要多去幾番“擰螺絲”了。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