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如何化地產風險穩經濟預期?

數據顯示,11月內地70個大中城市房價總體延續降勢。其中二手房價格環比降幅擴大,下降的城市數量增至69個,創歷史新高。分析認爲,市場信心不足仍是主要原因。

近期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在同一日調整優化了購房相關政策,涉及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調整普宅標準等。不過根據中指研究院數據,12月10日-12月16日,一線城市整體成交面積環比增長35.26%;其中北京成交面積12.05萬㎡,環比增長25.0%,同比增長46.1%;上海成交面積26.53萬㎡,環比增長53.8%,同比下降6.8%。

市場分析認爲,北京、上海大力度優化樓市政策,整體符合市場預期,短期北京、上海房地產市場活躍度均有望提升,預計也將進一步穩定價格預期。同時,有助於降低購房者、購房門檻及稅費負擔,更好的支持剛性及改善型購房需求。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 盧文曦

中央財辦副主任韓文秀近期在迴應經濟熱點時提到,2024年中國經濟面臨的機遇大於挑戰。從國內情況看,主要風險表現在經濟大循環存在堵點,包括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意願不夠強;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企業存在不願投、不敢投現象;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化解多年積累的房地產、地方債務、金融風險需要一個過程等。

花旗財富管理

亞太區首席經濟分析主管劉利剛

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一環,近期中央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首要工作是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要持續關注房地產市場走勢,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對正常經營的房地產企業做到不抽貸、不斷貸、不惜貸,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日前召開中國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中國住建部部長倪虹也強調,2024年房地產工作要狠抓落實,要做好四大板塊、18個方面工作。包括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實現房地產供求關係平衡;加大首套、二套住房政策落實力度;保交樓工作落實屬地責任,加強預售資金監管,加快預售制度改革;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資需求等。中國國有銀行在11月份加大了對房地產企業的信貸支持,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最新數據,11月份以來,工、農、中、建、交等五大銀行向非國有房企投放開發貸款300多億元。

澳新銀行資深中國策略師

邢兆鵬

事實上企業發展信心已經在恢復當中,從最新的製造業PMI情況來看,中國11月份PMI中生產指數爲50.7%,連續6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從企業本身的發展預期來看,製造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是55.8%,比上個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處於較高景氣區間。

爲更好落實中央經濟工作相關政策落地,中國國家發改委近期表示,將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加大宏觀調控力度,併爲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備足政策工具,此外,針對2023年內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總體低位運行,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2024年CPI將溫和回升。

中國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

李超

數據顯示,內地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下降0.5%,同期,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跌3%。分析指出,消費端的回暖勢頭在三季度有所增強,後續隨着宏觀政策精準支持,以及基數效應的趨於減弱,部分領域的價格拖累有望逐步減弱。

摩根大通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

對於2024年宏觀政策如何發力,中央財辦官員在近期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指出,會議提出堅持穩中求進,先立後破,多出有利於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謹慎出臺收縮性、抑制性舉措,不能脫離實際,急於求成。市場認爲,預計後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將加強協調,既關注短期波動,也關注中長期的結構優化,貨幣政策上,作爲總量工具的降息降準仍有空間。

編輯:許織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