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萬顆進口蛋快到期 急找人加工

10月有210萬顆進口蛋屆期,爲延長保存期限,畜產會近日以每公斤19元徵求業者把快要屆期的蛋加工成液蛋。圖爲蛋行員工忙着整理雞蛋。(示意圖,與新聞事件無關)(本報資料照片)

根據農業部統計指出,截至10月4日爲止,共進口1.5億餘顆雞蛋,耗損與到期達5622萬顆,近期仍有不少雞蛋屆期。爲延長保存期限,中央畜產會近日公告,以每公斤19元徵求殺菌液蛋加工業者,把屆期的進口蛋加工成液蛋,光10月就達210萬顆。在野立委痛批,如果一開始掌握好國內囤蛋及進口數量,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農業部先前花錢補貼幾千萬顆進口蛋,後來過期銷燬,如今又要加工,從頭到尾都是納稅人當冤大頭。

每公斤19元 將澳泰美雞蛋加工

對於進口蛋使用流向,農業部資料顯示,截至本月4日止,進口的1.5億顆雞蛋中,有2995萬顆經洗選後到超市等通路販售,3185萬顆至加工通路,庫存則以殼蛋及液蛋保存,分別有532萬顆及2932萬顆,其餘的5622萬顆則已耗損或到期。

農業部官員表示,使用液蛋作爲庫存方式有效期限可達1年,用途廣泛且有彈性,爲了維持滾動安全庫存的基本水位,除了殼蛋以外也會採用液蛋形式庫存,較沒有即將到期銷燬的問題。

爲了把屆期的進口蛋加工成液蛋,中央畜產會近日公告,徵求具食品工廠登記證殺菌液蛋加工業者,以每公斤19元,把10月陸續屆期的進口澳洲、泰國及美國雞蛋加工成液蛋,數量達210萬餘顆。

浪費公帑 印證民進黨執政無能

民衆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表示,畜產會的作法,再次凸顯農業部無力督導畜產會落實進口雞蛋控管的相關配套措施,並質疑業者先前配合農業部政策,反而遭到處罰,可能打擊業者配合政府政策的意願,執行上可能會遇到困難,此外,加工後是否有辦法全數銷售也是個問題,同時有沒有做好殺菌落實食安控管也是關鍵。

民衆黨立委張其祿說,農業部先前補貼幾千萬顆進口蛋,後來過期銷燬,如今又要加工,從頭到尾都是納稅人當冤大頭,況且這些蛋已經要到期,後續又要加工是否會有食安疑慮?農業部在施行前應該對外說清楚,招標過程更要公開透明。

國民黨立委李德維更批評,這在在顯示錯誤的政策,不僅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公帑,原本前農業部長陳吉仲跟畜產會董事長林聰賢,想讓整件事情瞞天過海,但後來被揭發,兩人匆匆離職,現在後面又要收尾,其實再一次印證民進黨執政對民生物資,不能超前部署,反而只是浪費人民的血汗錢,而且還得收爛攤子。

專家建議 降液蛋關稅鼓勵進口

經過這次的進口蛋事件,逢甲大學國貿系教授楊明憲表示,短期內大家對政府進口的蛋可能不再具有信心,國內對殼蛋和液蛋的進口稅都是30%,在食安引起國人疑慮下,建議維持殼蛋關稅,但調降液蛋關稅,也就是鼓勵民間自行進口液蛋當加工用,一來液蛋不會流入民間市場,再者加工用蛋佔整體使用量1成,如果加工都用進口蛋液,等於國產蛋多了1成的供應量。

臺灣產業關聯學會名譽理事長、前臺大農經系主任兼所長徐世勳表示,在用蛋需求和產蛋率不足下,國內雞蛋不可能100%自給,需要適時透過市場機制來調節進口,而進口要靠專案,但政府不是專家,干預遲早會出事,可能還會誤導市場,甚至還出現如今的食安爭議,頂多只能靠防檢疫來做非關稅貿易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