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萬可以買到怎樣的品質 ARCFOX極狐αT解析

由北汽聯手麥格納聯共同打造的高端智能電動品牌ARCFOX首款量產車型αT在今年十月底已經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了5款車型,售價區間爲24.19-31.99萬元。

作爲一款頂配車型售價超過30萬元的產品,很多消費者都會關注這款產品的真正實力如何。畢竟當下很多車企都在推出高端品牌和高端車型,包括一些新創車企,他們的新品動不動就30多萬的售價。消費者很迷惑,究竟是靠什麼來支撐高昂的售價?靠情懷、靠顏值、靠夢想、靠服務還是靠基本造車技術呢?

就在今天,爲了讓消費者更加了解αT車型的出色品質。ARCFOX在京舉辦了一場深度解析活動。現場打散所有零件,通過每一處細節展示了αT車型所具備的高端品質。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ARCFOX極狐αT,看看它在豪華純電動SUV領域具備怎樣的內在品質。

更高的成本做更好的車身

既然是在豪華純電SUV領域,那麼難免會出現一些對比,在本次的解析環節,ARCFOX也拿來了目前市場中熱銷的蔚來ES6車型和廣汽埃安 AION LX這兩款車型進行了印證,通過工程師對各個設計細節的講解做了一次公平的對比。

首先是車身材料的選擇上,αT採用了上鋼下鋁的白車身設計、ES6使用全鋁車身,如果論談資ES6絕對有着優勢,不過αT使用的上鋼下鋁的白車身也達到了與ES6全鋁車身的彎扭剛度,這一點是非常難得的,而且通過其他方面輕量化設計,兩款車型在白車身的重量幾乎相當。

一體式的後輪

αT在車身設計上還有一個很大的亮點,就是一體式的後輪罩。這種一體式設計在國內車企中ARCFOXαT是首次採用了,目前爲止也是自主品牌的車型中唯一一家,已知採用該類設計的只有特斯拉車型。

另外兩款車型均未採用一體式設計

這種一體式設計成本非常高,不過其集成度同樣也高,可以減輕車身重量,同時由於一體式設計並沒有接縫和焊點,有效提升了白車身的NVH性能

防撞鋼樑設計上,ARCFOXαT採用了更大面積的鋁材,其餘兩款車型防撞鋼樑面積更小。

在後尾門設計上,ARCFOXαT採用了全鋁材料,ES6使用了高強度複合材料而AION LX採用了鋼材。αT在前期開發時做了大量的研發工作,經過多種材料的選擇後最終選擇使用一體式鋁衝壓結構,該部分白車身重量只有11kg,AION LX後尾門重量在18kg左右,ES6的後尾門也有16kg左右。

根據介紹,蔚來ES6複合材料的後尾門成本要比ARCFOXαT高出300-500元,其實在前期ARCFOXαT車型也有考慮後尾門使用複合材料,但重量相比於鋁材來說重量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增加,成本也會顯著增加,最終選擇了鋁材,沒有爲了減重而減重。

在電動後尾門撐杆方面,ARCFOXαT和ES6都採用了雙電撐杆,而AION LX爲了節省成本只使用了單電撐杆,簡單來說就是頂起後尾箱蓋的兩個撐杆中只有一側有驅動力,而另一側並無驅動力,短時間使用兩種設計並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經過幾年的使用後,使用單電撐杆的產品可能就會出現後尾門輕微形變的情況。

輕量化底盤設計業界領先

在底盤設計上,ARCFOXαT也擁有業界領先的水平,首先在材料選擇上,新車使用了全鋁材料。雖然很多車企都在宣傳全鋁底盤,但鋁材的用料卻有着很大的差別。ARCFOXαT的全鋁材質的副車架由國際一流供應商斯坦普提供,採用了航空級五軸數控精加工設備製造,精度、一致性和輕量化都非常優秀。

ES6副車架

AION LX副車架

ES6也採用了全鋁副車架,但是其製造工藝相比ARCFOXαT來說略顯遜色,而AION LX則直接使用了鋼材料的副車架,輕量化不及另外兩款產品。

AION LX前傳動軸

上:ARCFOXαT前傳動軸 下:ES6前傳動軸

傳動軸方面,AION LX顯得比較笨重一些,其供應商爲萬向。ARCFOXαT和ES6傳動軸採用了輕量化設計,其供應商爲著名的NTN,成本更高,性能更強。

由左到右依次爲AION LX、ARCFOX αT和ES6前剎車卡鉗

剎車卡鉗部分,AION LX前剎車採用了單活塞設計,ES6使用了brembo四活塞剎車系統,在擁有不錯顏值的同時剎車性能也非常優秀。ARCFOXαT採用了雙活塞剎車卡鉗,雖然顏值並不如brembo,但效能與蔚來所採用了brembo剎車基本相當,根據測試ARCFOXαT車型100km/h-0的剎車距離只有33.9米。

在線控制動系統硬件上,三款產品均採用了博世第二代 IBooster剎車控制系統,不過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尺寸上,除了AION LX以外,另外兩款產品尺寸較小,更利於輕量化。

輪胎選擇上,ARCFOX αT採用了米其林Pilot Sport 4 SUV系列專用輪胎,規格爲245/45 R20,市售價約2000元/條。這套輪胎與普通的米其林PS 4系列輪胎相比還有所不同,其配比由ARCFOX與供應商經過多次測試後特殊調製的,在保障良好抓地力的同時降低滾阻增加續航。

由左到右依次爲ARCFOX αT、AION LX和ES6輪轂

輪轂設計上ARCFOX αT也使用了輕量化低風阻輪轂,相同的直徑,其重量相比ES6和AION LX更輕。具體工藝方面,在保障強度的同時減少輪轂用料降低重量,同時在保障散熱性能的同時降低輪轂開孔降低風阻。根據官方數據,其單隻輪轂相比另外兩款競品車型輕了3kg,整車通過輪轂和輪胎減重12kg。

目前輕量化最爲極致的是特斯拉Model 3所使用輪轂,使用了鋁合金外加低風阻塑料蓋的設計方法,原理是通過細輻條降低鋁輪轂的重量,用過塑料保護罩降低風阻,是目前行業中成本最高的輪轂,ARCFOX考慮到長時間使用塑料保護罩由脫落風險,並沒有選用該方案。

內飾亮點

在內飾設計上ARCFOX αT也有着自己的特點,最明顯的就是其採用了電動控制出風口,與傳統手動調節風向相比,電動出風口可以和車機系統進行交互,採用語音和中控大屏即可調節出風口,另外傳統撥輪和撥杆都進行了隱藏,讓內飾看上去更加簡潔。

另外在空調箱功能上,ARCFOX αT也擁有另外兩款產品不具備的功能。可以分爲左/右/後三種模式,風門可以單獨調節。例如傳統車型要是吹腳模式,那麼左右後都只能吹腳,αT則不同,左右後都可以單獨控制,例如左側可以選擇吹臉、右側則可以選擇吹腳。

由下向上依次是ARCFOX αT、AION LX和ES6後排扶手

在內飾用料上,ARCFOX αT座椅採用了NAPPA真皮打孔設計,在座椅舒適性上,其坐墊頭層加入了舒適性海綿,其舒適性海綿是奔馳S級同款海綿,可以提升乘客舒適度。

在一些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三款車型差別就比較大了。例如儀表支架,ARCFOX αT採用了鎂鋁合金一體壓塑設計,結構非常簡單,而且擁有更好的強度。支架上的安裝孔也是機器加工出來的精度特別高,因此覆蓋件在安裝時完全不會出現錯位現象,長時間使用由於強度較高也不會出現內飾異響的情況。

反觀AION LX,其儀表臺支架就顯得非常複雜了,而且在支架上有大量焊接,結構複雜不利於輕量化。

蔚來ES6左側同樣採用了一體成型工藝,右側由於採用了內凹的設計,其內部結構有多個分體小支架進行連接。

智能化硬件

由下向上依次是AION LX、ARCFOX αT和ES6內飾車聯網及交互系統硬件

說到智能化硬件,首先要說的是智能座艙,這一點由於大部分設計我們都能夠看到,例如大屏尺寸、車機流暢程度等都能夠親身體驗,因此我們就不着重介紹了,重點說一下智能輔助駕駛硬件。

AION LX的低配車型中,只配備了一個毫米波雷達和四個後置超聲波雷達,不具備太多參考性

另外兩款產品基本具備了相同的智能輔助駕駛硬件,ARCFOX αT採用23個高精密度傳感器,其中包括12個超聲波雷達、4個全景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個前向攝像頭和1個駕駛員人臉識別攝像頭,可以實現當下主流的L2級別智能輔助駕駛,同時也包含打轉向燈變道功能。

蔚來ES6也採用了5R1V1D的傳感器配置,兩款車型相比,ARCFOX αT首創了車頭泊入式自動泊車功能,可以應對更多複雜的停車環境。

另外根據銷售策略的不同,AION LX和ARCFOX αT低配車型配備1R1V的配置,適合需要基礎ADAS功能的用戶。而蔚來ES6不論用戶是否需選裝智能輔助駕駛功能,任何配置都會配備5R1V1D的傳感器配置,後期可以直接通過軟件來進行升級。

總結:以上就是關於ARCFOX αT內在的一個表現,從對比中我們能夠看出αT與售價更高的蔚來ES6有着相當的用料和設計水平,在一些細節部分甚至還做到了更好。與AION LX相比就不用多說了,基本上是全面領先,因此在30萬這個售價區間,通過衆多零部件用料及做工對比,我們已經非常直觀的瞭解了ARCFOX αT的實力。

未來也希望越來越多的車企能夠和ARCFOX αT一樣,通過實際的深入展示向消費者展現車輛的內在品質。因爲高端和高價不是喊出來的,要靠過硬的產品、過硬的品質和過硬的技術來支撐。將產品實力通過一個一個細節展示給消費者看是最直觀的方式,就像ARCFOX αT一樣,大家坦誠相待,少一些套路,消費者也能夠感受到品牌的用心。

免責聲明及提醒:此文內容爲本網所轉載企業宣傳資訊,該相關信息僅爲宣傳及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站觀點,文章真實性請瀏覽者慎重覈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