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億灰飛煙滅!蔚來,危險了啊!
蔚來(09866.HK),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3月21日,蔚來披露2024年財報,鉅虧人民幣224億。
此後股價跌跌不休,港股市場上5個交易日最大回撤近17%。
2022年蔚來港股市值一度超過3200億港元,而今縮水至580多億,2600億港元就這樣跌沒了。
投資者的信心快耗盡了,所有人都想知道:
蔚來到底還能不能盈利?
結論:蔚來距離盈利還很遙遠。
汽車行業“賣一輛虧一輛”不是問題,只要量起來了,總有盈利的時候。
汽車行業有一條著名的“賴特定律”,每當某一款汽車的累計產量翻倍時,其成本價格便會下降15%。因爲汽車是一種需要在設計、製造和營銷階段進行大量前期投入的產品,單車成本與銷售量直接相關,只要量起來,就能攤薄成本。
2023年蔚來銷售16萬輛,虧損207億,2024年銷售22.2萬輛,虧損224億元,單車虧損確實減少了(賣一輛虧13萬變成虧10萬),但距離盈利顯然還非常遙遠。
從目前已經盈利的兩家新勢力,理想、賽力斯(即問界)看,毛利率一定要達到20%以上,纔算摸到盈利的邊。
理想是2023年實現首次盈利的,這年理想毛利率達到22.2%,賣車毛利率21.5%。
而現在蔚來毛利率僅9.9%,賣車毛利率12.3%,可以說離盈利還差的很遠。
蔚來面臨三大“吞金獸”。
研發投入巨大、換電站建設、多品牌渠道擴張。
2024年,蔚來研發投入共130.37億元,同比有所減少,但仍佔營收近20%,居新勢力之首。
可以說,蔚來這是在爲“技術信仰”買單,包括堅持全棧自研策略,比如芯片、電池、智能駕駛,還有佈局“長週期技術”,比如換電網絡和固態電池,需要持續投入。李斌的說法是“難而正確的事”。
這讓蔚來很吃虧。反觀理想主打增程,增程事實上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技術。
此外,在純電賽道,蔚來的換電技術路線“叫板”超充,爲此蔚來需要在全國範圍搞換電站。
蔚來已經建成3000多座換電站,今年蔚來就要實現27個省級行政區的換電縣縣通。
換電站數量在不斷地突破,但單站日均服務量卻還遠低於盈虧平衡線(50-60次)。
每座換電站建設成本超300萬元,年運維費用超10億元,全年折舊和運營費用直接拉低了毛利率2-3個百分點。
此外,蔚來雖積極佈局多品牌戰略,旗下有高端品牌蔚來、大衆品牌樂道及入門品牌螢火蟲,但品牌協同不足卻成發展阻礙。
樂道首戰失利,月銷僅5000輛,距盈虧平衡點差距大。李斌稱其知名度僅爲蔚來1/3,且銷售網絡擴張致費用激增,60%銷售人員爲新兵,效率低下。
螢火蟲品牌首款車型因六眼設計被吐槽,雖瞄準全球小型車市場,但定價14.88萬元,要直面比亞迪、廣汽埃安等強勁對手,出海也困難重重。
“多品牌戰略”導致蔚來銷售費用激增,2024年“銷售和一般行政費用”達157.41億元,較上一年增加22.17%。
蔚來,還有未來嗎?
李斌在電話會上表示,有信心在今年第四季度實現盈利目標。然而,基於歷史與現實狀況,這個承諾並不被看好。
原因在於,類似的承諾,已多次“爽約”:
2023年,李斌宣稱“四季度盈利”,結果全年虧損207億;2024年又說“2025年盈利”,但當年虧損擴大至224億;現在2025年,最新目標變成“四季度單季盈利,2026年全面盈利”。
目前,蔚來賬上現金已僅剩419億,比上一年又少了135億。蔚來,越來越虧不起了。
李斌曾坦言:“高端品牌需要時間沉澱,但資本市場卻等不了。”
從股市的狀況來看,投資者的信心已幾乎瀕臨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