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噸消失的進口豬不知去向 國民黨要求稽查、公佈流向

販售臺灣豬肉攤商。(示意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羅婉庭臺北報導

政府開放萊豬進口近4個月,國民黨20日表示,對照今年已有超過2萬噸進口豬及可食部位進口,卻不知去向。針對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稱進口肉7成拿去食品加工,國民黨表示,若有廠商報關等相關資料,就應該立即完整對全民公佈,以昭公信民進黨迴應,零檢出是進口商的選擇,政府無從干涉。

國民黨20日召開「市面盡是臺灣豬蔡政府產地標示破功」記者會,由文傳會主委王育敏、副主委王鴻薇、發言人江怡臻出席。王育敏呼籲,蔡英文政府公佈進口豬的詳細流向,停止自欺欺人的作法,並儘速導正標示亂象,真正給人民自由選擇吃何種豬肉的權力

國民黨指出,去年8月蔡英文總統宣佈開放萊豬,爲安撫民心,政府隨即擺出積極把關的姿態衛福部去年9月17日公告修正動物用藥殘留標準」,增訂萊豬殘留容許量,並新公告「包裝食品之豬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原產地標示規定」、「直接供應飲食場所供應食品之豬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標示規定」及修正「散裝食品標示規定」,三項規定自今年元旦起施行,迄今已執行近四個月。

此外,國民黨質疑,爲了進口萊豬,蔡英文、蘇貞昌都向民衆喊話,「會落實食品標示規定,清楚標示食品來源國,提供消費者充足的資訊可以選擇」、「讓大家不論在小吃攤還是大賣場,都能判斷豬肉的來源,有充分的選擇自由」;蘇貞昌也強調會嚴格把關,「從養豬場、到屠宰場至豬肉攤、小吃攤,肉品全部須標示,讓人民可以看得見,一切清清楚楚」。

國民黨說,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更保證,只要貼有臺灣豬標章的肉品,「一定百分之百是國產豬」。對於外界擔心豬肉加工品含萊劑,陳吉仲保證「不可能會發生」,因爲所有溯源會做到100%,讓進口豬肉都被清楚標示。

高官的保證言猶在耳,民衆看到的卻是標示產地政策迄今已全然破功。」國民黨批評,根據豬肉儀表板顯示,截至4月16日止,進口豬肉爲1萬5072公噸,其他豬肝、豬腎等可食部位5287公噸。其中,從美國進口1087公噸,豬其他可食部位爲761公噸。

國民黨表示,進口豬肉等可食部位總量已超過2萬噸,但市面上無論賣場、餐廳、小吃攤,一片盡是臺灣豬標示,進口豬標示極爲稀少,令人質疑政府所謂「清楚標示」是否能反應實際情況?「消失的進口豬」去哪了?

另外,國民黨指出,依陳吉仲所言,還剩下3、4成,約6千到8千噸進口豬進入其他通路,難道就消失無蹤?國民黨強烈呼籲政府應公佈進口豬的細部流向,落實民衆食安「知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