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無會議記錄是因「案件多」 藍議員:4月中疫情有大爆發嗎?

桃園國際機場入境畫面。(圖/記者沈繼昌翻攝)

記者蘇晏男臺北報導

監察院2日宣佈調查國籍航空長程航班機師隔離制度縮短爲「3+11」,是否與疫情大爆發有無關聯,並究明相關決策過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說,每天會議多、案件多,沒辦法每一場會議都做會議紀錄。對此,國民黨臺北市議員李柏毅質疑,4月中有本土疫情大爆發嗎?哪來的每天案件很多,指揮中心可以公佈一下當時都在忙什麼案件嗎?

國內疫情大爆發,在野黨究責縮短航空業長程航班機師隔離制度爲「3+11」(居家檢疫3天採檢陰性再自主健康管理11天)爲防疫破口,並追討會議紀錄;但衛福部疾管署則表示,國籍航空公司機組員的防疫健康管控措施已多次滾動修訂,自調整經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邊境檢疫組、社區防疫組、醫療應變組及專家等討論,自2021年4月15日起調回2020年檢疫管理模式及增加核酸檢測,未作成會議紀錄,並於記者會對外宣佈。

監察院2日表示,近來爆發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輿論認爲因指揮中心將國籍航空機組員返國檢疫措施,由「5+9」(居家檢疫5天採檢陰性再自主健康管理9天)調整爲「3+11」所致,相關決策過程似未見完備。爲究明實情監察委員浦忠成蘇麗瓊日前申請自動調查。

監察院也指出,我國過去1年防疫有成,新冠肺炎在本土僅有零星案例,然國籍航空機組員返國檢疫措施放寬後,本土疫情即大爆發,究放寬檢疫措施與疫情爆發有無關聯?放寬檢疫措施有無作成會議紀錄?與會單位人員爲何?相關決策過程是否符合傳染病防治法港埠檢疫規則規定?有無相關行政責任?確有深入調查之必要。

同日下午,陳時中在記者會上被詢問此事,他則說,一年多來,很多沒辦法做成的會議紀錄,但是後來都會走公文程序,每天會議這麼多,沒有辦法每一樣都做,且有時候是跟着會議紀錄來走公文,既然會議一開完馬上就要批公文,所以事實上沒有要求每一場會議都要有會議紀錄,行政上不完備的,要請監委見諒,「確實每天案件都非常多」。

對於陳時中的說法,李柏毅在臉書質疑,「請問指揮中心:4月中那時有本土疫情大爆發嗎?哪來的每天案件很多?可以公佈一下當時都在忙什麼案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