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風電標案 業者喊暫緩

3-2期今(11)日起開放遞件在即,6家風電開發商上週聯名上書經長王美花齊喊「暫緩」。圖/本報資料照片

3-1期離岸風電開發進度大延宕,綠電大戶嫌價格高昂,遲不願意簽署CPPA(購售電合約),甚至有意等3-2期開發案一併議價。3-2期今(11)日起開放遞件在即,6家風電開發商上週聯名上書經長王美花齊喊「暫緩」,連同浮式風場示範案選商等兩大風電招商案,建議今年底再開標。

經濟部知情人士表示,3-2期2028年併網期程,業者多數期待展延,3-1期併網時程也可能展延,兩案會一併評估,展延對2028年施工量能、船隻調度、港口塞車等情況,搭配每年綠電供給及國際情勢綜合評估決策。此外,成本大漲是另一問題,綠電買家對CPPA價格期待混亂,經濟部將出面協助開發商解決困境。

去年8月底五家開發商簽署3-1期離岸風電開發行政契約後,一再面臨價格高漲及供應鏈採購不順等考驗,除CIP外其他業者大多按兵不動,主因國際高融資利率、風機系統商出現重大虧損,及安裝船找不到等挑戰,降低3-1期履約商業可行性,部份開發商詢價後估算3-2期投報率(IRR)不到4%,很難下手投標。

業者透露,原物料漲幅2~3成、風機又比國際報價漲逾5成,綠電大戶認3-1期價格太貴遲不願意簽署CPPA,連臺積電都不例外,認爲國際通膨再過一陣應可紓緩,或想等3-2期招標結果兩案一併議價。

開發商預估每度比二階遴選階段躉購每度5.5元更高,有的甚至逼近6元。業者認爲,工業用電長年受政府補貼,面臨3-1期的高價採取以拖待變。

據瞭解,二大寡佔風機業者因虧損嚴重,擬退出臺灣,不想參與國產化、也不參與3-2區塊開發報價等傳言滿天飛;3-1期開發不順,諸多供應鏈廠商倘若接不到訂單面臨「斷鏈」。

經濟部公告風電3-2期,11日起開放廠商遞件至4月10日截標,5月間公佈結果。而風睿(SRE)、CIP、臺亞、法國EDF、西班牙伊比德羅拉、新加坡商韋能能源等6家開發商聯名上書王美花,建議將3-2期選商時程及浮動式示範案選商等兩大開發案至少推延至今年第3季以後,以2024年底前完成選商爲目標,滾動式檢討,給開發商喘息空間。

(相關新聞見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