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代空中三劍客相助 陸殲20戰力升級

中國空軍殲-20戰機的新型原型機。(網路

解放軍慶祝建軍91週年之際,央視8月1日公佈,換裝中國自制3.5代殲-16多用途戰機的空軍航空兵旅,已正式開始戰鬥值班。

大陸軍事微博百戰刀指出,這意味着中國空軍目前裝備的所有3款3.5代機已全部肩負起戰備任務。今年2月,中國空軍宣佈首款3.5代機,也就是引進的蘇-35多用途戰機,開始參加南海聯合戰鬥巡航。而中國空軍4月又宣佈,中國自制3.5代中型戰機殲-10C開始執行戰備值班任務。

如今中國空軍現役最後一款3.5代機殲-16也開始戰鬥值班,顯示中國空軍殲擊機部隊主力機型,已從3代機時代全面跨入3.5代機時代。

分析指出,蘇-35,殲-10C與殲-16三款3.5代機形成實際戰力,對雖已加入中國空軍作戰部隊,但仍未開始戰鬥值班的陸制4代殲-20隱形戰機來說,無異獲得了三個得力助手。由於相對於殲-10、殲-11系列,以及蘇-30MKK等3代機來說,無論是進口,還是中國自制3.5代機,在聯合行動,資料融合體系化作戰等方面,都更能與殲-20戰機互聯互通,進行高度融合。

分析指出,未來蘇-35戰機比較可能搭配殲-20,聯手奪取制空權,而殲-16與殲-10C則是在配合進行對空任務之外,跟在殲-20後面,執行對地、對海精確打擊任務。

這一點從中國空軍最近發佈的訊息可明顯看出。例如,最早裝備殲-20戰機的中國空軍試訓基地,很早就開始殲-20,殲-16與殲-10C戰機的聯合作戰訓練。在最近中國空軍在西北空域舉行的多機型多兵種夜間實兵對抗演習中,殲-20戰機也與殲-10C等3.5代機一起,演練了4代機破門,3.5代機對地大掃除的戰法

從空軍、央視等資訊來看,目前3款3.5代機各自的定位相當明確。分析指出,最新開始戰鬥值班的殲-16屬於引擎重型多用途戰機,主要負責遠程對空、對地作戰任務,未來可能還會承擔對遠海目標的精確打擊任務。相對於作戰半徑較小的殲-10C,殲-16戰機在中國空軍遠海、遠洋任務所佔的比重日增之際,最後的裝備數量可能也會超過殲-10C。

而相對於空戰能力更強的蘇-35戰機,殲-16對空、對地作戰能力更平衡,所以裝備這款戰機的部隊在訓練中,也會從單純制空轉向制空、制地兼顧。央視最近已陸續曝光了殲-16掛載空地武器,進行對地攻擊訓練的畫面

央視在對殲-16戰機開始戰鬥值班的報導中,出現了雙發重型戰機發射火箭彈打擊地面標靶的畫面,不過分析指出,由於拍攝距離太遠,難以確認是殲-16,還是3代機殲-11、蘇-30戰機在打火箭彈。不過,可以確定的,就是殲-16的定位是兼顧空地打擊的多用途殲擊機。

而在殲-16之前,殲-10C戰機已先一步開始負責戰備值班任務。由於它是中型單引擎殲擊機,在最大航程續航時間上,不可能匹敵雙引擎重型戰機,所以擔負起較多國土防空任務,以及中近程對地打擊任務。從中國官方發佈的殲-10C畫面中,可以看到它掛載鷹擊-91反輻射飛彈、KD-88空對地飛彈、鐳射引導炸彈

至於引進的蘇-35戰機,在中國空軍的官方介紹中,顯示它的定位是一款適合遠海作戰的多用途戰機。蘇-35戰機雖然也像殲-16一樣,具備對空,對地與對海精確打擊力,但分析認爲,中國空軍更看重的,是它遠程制空作戰能力。這可能與蘇-35戰機配套的俄式對地、對海精確打擊武器相對落後有關。從公開資料來看,蘇-35戰機目前使用的對地、對海武器,與中國空軍已裝備近20年的蘇-30MKK雙重任務戰機本質上並無區別

而在對空武器方面,蘇-35戰機配套的RVV-SD/R-77-1主動雷達中距空對空飛彈、RVV-MD/R-74紅外引導格鬥空對空飛彈,都屬於對俄式3代空對空飛彈的改進型,不像中國自制霹靂-15、霹靂-10空對空飛彈那樣,屬於全新研發的第4代空對空飛彈。

不過,蘇-35戰機藉由全新設計的機體結構,徹底彌補了蘇-27系列戰機的缺陷,大大提高了載彈量和機體壽命。此外,飛火推一體化控制系統、AL-41F大推力發動機向量推力技術與新氣動佈局等應用,使蘇-35戰機的機動性敏捷性與高亞音速空戰能力等,已達4代戰機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