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餘名東城社工在行動

戰疫先鋒 衆志成城

1月24日,除夕。他們第一次上崗。2月29日,30又7天。他們始終堅守,從未缺席,每天300餘個電話,上百次的“敲門行動”,1個多月,31萬戶居民,784個小區,6輪“地毯式排查……3500餘名東城社工,是防疫戰線上的“逆行者”,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以行動踐行初心與使命。

社區裡有羣“跑腿俠”

“我們每天都固定時間,一般是上午10點-11點,下午4點-5點之間,集中來送。”陳思微,這個“94年”的姑娘,是“跑腿小分隊”的首席“跑腿俠”,“每天平均送菜20份左右吧。再多了就得用三輪車拉。”

東城區體育館街道四塊玉社區有這樣一羣由社工、在職黨員志願者組成的“跑腿俠”,爲有需要的居民提供送菜、送生活物品的上門服務。

“我們先是組建了一個微信羣,定向幫居民買菜。”四塊玉社區書記張婧告訴記者,羣建起來了,菜站也對接好了,送菜成了新的問題。“我在我們的社工羣、在職黨員羣、青年志願者羣發起倡議,說我們需要志願者,然後就有人來報名了。”張婧說,最開始“跑腿小分隊”裡的“跑腿俠”只有5位社工,“現在規模擴大了,有20人了。”

“居民在微信羣裡提前一天發送需求。我們提前預訂,菜站按需進貨。菜到了以後,‘跑腿俠’們幫忙送到樓門或者小區門口。”張婧說,從菜店走到居民家裡,送菜的社工、志願者們有時要走2-3公里,要走一萬多步。

防控“夫妻檔”

一大早,東城區崇外街道都市馨園社工李彥博就準時站在社區門口值班,對居民微笑相迎,耐心解釋。而李彥博的妻子國瑞城中區社工徐碩菲此刻也同樣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分別負責同一個街道不同社區居民的聯繫、排查、值班等工作。

“從春節到現在,我們倆人基本都沒休息過。”徐碩菲的臉頰口罩包裹着,露出來的臉頰邊被寒風吹的泛紅,“很多同事都跟我們一樣,一直堅守在一線。”

東城區不少社區都有像他們這樣的“雙一線家庭”堅守在崗位上。比如安定門街道寶鈔南、北鑼鼓巷社區的張洋董然,還有天壇街道的社工夫妻賈利平劉磊。他們說:“我們既是夫妻也是戰友,大家攜手,定能共克時艱!”

製作三色出入卡

花市街道南里社區嚴密防控,實行了社區全封閉管理。社區製作了粉、橙、白三類出入卡,粉色老住戶出入證、橙色出租房出入證和白色臨時一次使用出入證。社區書記楊立新解釋說,“對恢復上班的居民,單位提供復工證明,再發粉色上班出入證。白色的臨時出入證,給臨時回家父母做飯、送菜的居民親屬提供了便利。”

楊立新和年輕的工作者們一起,每天用腳丈量轄區的每一寸土地,拉着消毒車上下午在社區消殺,夜間帶隊檢查轄區單位的集體宿舍。(記者 蔣若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