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9元的“閨蜜機”,憑什麼能成你閨蜜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三聯電子廠Pro,作者:梅卡,編輯:Benjamin,題圖來自:AI生成
對於糾結數碼參數的人,閨蜜機帶來的躺平感,算是徹底與之無緣了。
當5000元的預算就能拿下65寸的索尼電視——4K、240HZ高刷還帶杜比音效,閨蜜機的用戶卻花着同樣的預算,選擇了27英寸、1080P分辨率,“只是多了一個輪子的顯示器”。
閨蜜機用戶的消費選擇,一時間成了部分人口中的“智商稅”,也讓這個銷售額增速碾壓電視、投影儀的爆款,成了口碑兩極分化最嚴重的數碼產品。
在喜歡它的人看來,它是“取代傳統電視”的最佳選擇,而在討厭它的人看來,從系統配置到屏幕參數,閨蜜機都讓人“一看一個不吱聲”,買了它,必定會顯得自己是個不懂數碼產品的小白。
如果說中年男人那些虛報價格的顯卡、音響、遊戲機,是蘊藏下一場家庭矛盾的羅生門,那麼這兩年新面世的閨蜜機,則是檢驗家庭包容度的又一個度量衡。在買與不買、性價比高與不高的層面上,早就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辯論。
瞧不上閨蜜機配置的人,一部分在嘲諷廠商用“4千元的定價,怒賺2千元的溢價”,另一部分則隱隱帶着數碼圈婆羅門的優越感,自詡爲看透廠商伎倆的數碼大拿,明裡暗裡挖苦閨蜜機的受衆是冤大頭。
“爲了少吵架,建議不要嘗試去說服伴侶這玩意毫無性價比。”
尤其是“閨蜜機”名字裡直指女性用戶的“閨蜜”二字,就一眼讓人覺得,這是瞄準了不懂數碼產品的女性用戶的“粉紅稅”。畢竟,成熟的數碼產品都是直接以功能、形態命名,比如電視、投影儀、平板電腦,而在名字上就想和你拉關係、套近乎的閨蜜機,則總讓人懷疑它心懷不軌,“一個移動平板給自己擡咖成‘閨蜜’,那黑貓投訴上那些卡頓嚴重的、黑屏的閨蜜機,豈不也成了敵蜜”?
單從閨蜜機的配置上說——尤其是早期的閨蜜機,確實很難不被人懷疑是在“坑閨蜜”,動輒4、5000元的售價,27寸的屏幕卻是一水的1080P分辨率;4+64GB的存儲空間,“縱觀整個數碼圈都找不到同樣內存的”;至於處理器的配置,用的更是千元手機早就淘汰的型號。
有些閨蜜機的信息欄裡,CPU一行更是隻填了一個星號,而當你向客服詢問具體型號時,客服也只會含糊地回答道,“是聯發科8核處理器”,如果你再深究下去,客服在幾番轉移話題的太極拳都失效後,也只會冷冰冰地回覆一句,“CPU信息屬於商業機密,無法提供”。而真正的機密可能是,它和競品品牌都來自同一個閨蜜機供應商。
事實上,作爲閨蜜機鼻祖的LG,在配置上甚至還比不過國內廠商。早在2021年7月,LG就發佈了一款“新概念無線私人屏幕”,並取名爲“Stand by me”。可以任意旋轉的觸控屏幕、系統內置的YouTube、Netflix、迪士尼+等視頻平臺,從定位上便是指向了宅家追劇神器。
而售價約合人民幣7316元的LG Stand by me,同樣也是27英寸和1080P的屏幕配置,甚至續航也只有堪堪地3小時,雖然在韓國市場發售一小時就火速售空,但還是不乏吐槽的聲音:“90萬韓元買個27寸的顯示器?你是不是頭部中槍了?”第一批嘗試LG閨蜜機的人也反映道,“習慣了4k的OLED手機屏,再看1080P的閨蜜機,總覺得屏幕像素一顆一顆的”。
或許是不想再被人揪住配置的短板,當LG的Stand by me在2022年於中國臺灣發售時,官方便給它起了一個信達雅的名字,也就是“閨蜜機”,意指產品可以像閨蜜一般陪伴在你身邊,將本質是隨心屏的產品,聚攏向了更細分的女性市場。
在去年3月,小度也率先在國內推出了添添閨蜜機,在之後吸引了當貝、創維、天貓精靈等多個品牌入局。後來,隨着市面上的閨蜜機越來越多,小度甚至還發布了《閨蜜機鑑別指南》,暗諷同行們借鑑小度的“閨蜜機”創意,“原來叫各種‘屏’的同行們,竟然紛紛改名,都叫閨蜜機”,足可見“閨蜜”二字的含金量。
“閨蜜機”帶來的號召力,也讓嚐到甜頭的品牌方,漸漸飄了起來。尤其是搭載了AI數字人功能的閨蜜機,常常樂於宣傳自己“提供了親密的陪伴作用”,在某品牌的帶貨視頻中,開頭第一句文案便是,“女生可以不要男朋友,但是絕對不能沒有閨蜜機”。
但對於真正的閨蜜機用戶來說,這些AI交互功能往往在嚐鮮幾次之後,便被自己遺忘——畢竟最開始和AI聊天的人,也早都褪去了那份新鮮感。
瞭解數碼產品興衰週期的人則預言,當閨蜜機的風潮過去,不僅硬件的售後會越來越困難,這些品牌許諾的AI陪伴服務,大概率也是最先被砍掉的項目。
有用戶的閨蜜機過保後,官方維修要價1700元
圖源:小紅書@Karley自己玩
“DIY閨蜜機的人越多,反倒越說明閨蜜機需求的真實性。”
閨蜜機在國內賣成爆品之後,依循着“便攜支架+顯示器”的思路,從小紅書到B站,都興起了自制閨蜜機的風潮。
其中,成本最低的自制閨蜜機只需要百元——200元左右的移動支架,插上投屏器的閒置顯示器,最後再用淘汰的老手機投屏到顯示器,基本就實現了閨蜜機“便攜大屏”的這部分功能,如果還想再加上閨蜜機“無線移動大屏”的屬性,配上一個500元左右的移動電源即可實現。
小昭就曾經跟着博主的教程,前前後後用了一週時間,花費千元自制了一臺頂配閨蜜機,多度調節視角的屏幕、4K顯示器的高清畫質,直觀來看,甚至比原版還用料紮實,但“顯示器+手機投屏”的配置,在便捷度上顯然還是比不過原版閨蜜機的觸屏,“找不到投屏用的手機時,總會想起當初是怎麼讓電視機吃灰的——就是因爲電視開開關關特別麻煩”。
對於選擇了閨蜜機的人來說,它的性價比就來自極致的便捷性,而這首先就排除了自己買材料、組裝機器的煩瑣步驟,更嚴格地說,“一切平替都是原版產品的分期”。
在計算閨蜜機的具體性價比時,閨蜜機用戶不像數據黨那樣,將屏幕參數、CPU數據、電池容量相加,最後得出一個合理的價格,閨蜜機用戶的計算公式,是閨蜜機在各種場合下“便捷性”的總和:
當你跟着菜譜炒菜時,不需要用沾滿面粉、油漬的手指在屏幕上指指畫畫,而是直接用“隔空手勢”翻頁;跟着B站視頻跳帕梅拉時,也不需要一邊扶着滑落的眼鏡,一邊來回鼓搗視頻的進度條;又或者在煮飯時,先用語音喊閨蜜機幫忙計時,飯煮好後,屏幕上再點幾下就能打開下飯劇,而不需要像電視一樣,先找遙控器、再等它開機,折騰好之後飯菜也涼了大半。
相比於用戶對閨蜜機使用場景的挖掘,品牌方可能都要相形見絀,在品牌方都想象不到的具體場景,用戶完成了對閨蜜機感情的進階。
翻看淘寶乃至亞馬遜上的閨蜜機評論區,有人在露天浴池泡澡時用它看韓劇,有人自己去吃海底撈時也帶着它,更有男性用戶窩在沙發裡用它看球賽——和旁邊看電視追劇的妻子互不干擾,又一派和諧。
甚至有人把它帶到病房,當成了“病房神器”,科技博主@藍大仙人就曾在丈母孃腰椎滑脫住院時,通過一臺閨蜜機雪中送炭,“病房裡超級無聊,甚至沒有WiFi,所以我把家裡的閨蜜機帶去了”,養病中的丈母孃又能躺着看電視劇,又能豎屏刷抖音,語音控制的模式更是降低了長輩適應新設備的門檻。
而一臺吃灰的閨蜜機,或許也能在場景和使用者的轉換中,挖掘到它的實用性,網友@Silence 就曾把自己閒置的閨蜜機送給了媽媽,結果在熱愛追劇的母親手裡,利用率也不高的閨蜜機再次吃灰,最後幾經轉手,Silence的媽媽又把閨蜜機送給了姥姥,“我姥現在每天都拉到外面,和一羣老太太看京劇”。
第一個察覺到閨蜜機需求的產品經理,不一定是個天才,但絕對沒忘掉科技創新最原初的美德——“懶纔是推動科技進步的第一生產力”。
而第一個想到“閨蜜機”名字的人,則絕對是個天才。長虹、康佳等傳統電視廠商在2022年推出的自在屏,其實已經實現了閨蜜機的大部分功能,但卻遠不如閨蜜機暢銷,畢竟,從名字到定位,“閨蜜機”都顯得更穩重和親近。
如果說入坑閨蜜機是看上它的大屏幕、隨拖隨走的利落,高頻率使用閨蜜機的人,則同樣在乎閨蜜機“有求必應”的正反饋效果——不管是喊它提前打開電視劇、還是做家務是讓它放點背景音,閨蜜機的效率大概遠勝於普通伴侶。
閨蜜機的存在,無形中模擬了一種娛樂搭子的“陪伴感”,儘管ChatGPT已經將電影《her》中的AI助手薩曼莎向現實又拉進了一步,但是每當你呼喚閨蜜機,便有人在現實中響應你時,這遠比在ChatGPT裡聊的陽春白雪來得實在。
而站在閨蜜機的用戶的角度,與其說他們是對配置和參數不敏感、對數碼產品性價比的算計不夠精明,實際上還是他們的選擇範圍太小了。
隨着電視廠商、顯示器廠商紛紛跟進到閨蜜機行業,洛圖科技監測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閨蜜機的市場均價,相比去年同期已經下降了700元。
而同樣價位的閨蜜機,配置參數也在變得更“好看”,最顯著的升級便是屏幕,今年的雙11,4K屏幕已經成了閨蜜機主推產品的標配,“但整體來說,性價比上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今年的數碼產品圈,誕生了一系列站在閨蜜機“反面”的產品,其中既有銷量太差被砍掉研發線的Vision Pro,也有添加美顏功能後,賣到斷貨的Vlog神器大疆Pocket3。相比於Vision Pro,閨蜜機吹不出來那份“未來已來”的科技感,相比於Pocket3,閨蜜機則缺了那股濃重的精英感。
而閨蜜機照拂的恰是那些生活裡不夠精緻的時刻,當其他的數碼設備都希望你忙碌起來、充實起來,創造世俗意義上“完美的一天”,閨蜜機則只想讓你名正言順地懶起來,在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後,由衷感嘆上一句,“沒有什麼比躺在牀上看電視更好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三聯電子廠Pro,作者:梅卡,編輯:Benjamin
本內容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 hezu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