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款用藥短缺 食藥署籲醫院勿搶貨囤積

缺藥問題未解,食藥署籲醫療院所不要大量採購囤積。圖爲藥房藥劑師調配處方箋。(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缺藥問題持續延燒,食藥署昨日又公佈3款用藥短缺,包含腎臟移植注射劑以及兩款抗生素。針對近期國內化療藥受美國短缺影響,食藥署強調庫存可達4至7個月,呼籲醫療院所勿大量採購囤積,以免導致缺藥。

食藥署昨公佈的缺藥品項包含用於腎臟移植的新睦樂凍晶注射劑(Basiliximab)、治療微生物引起的中重度感染抗生素Ertapenem sodium注射劑型,以及常用的複方抗生素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等3款。

其中Ertapenem sodium注射劑型健保申報年用量34萬支,國內有2張藥品許可證,其中一家廠商5月19日通報指健保給付價太低僅651元,考量成本預計明年1月1日起退出臺灣。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表示,已請健保署研議調整藥價,現階段只能先請另一家廠商增產因應。

此外,自去年底就不斷出現短缺的複方抗生素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至今仍有許多藥局叫不到貨。陳惠芳指出,已請國產廠商增產因應,產量都已達去年的1.5倍以上,以總量來看沒有缺藥問題。至於藥局的處方短缺部分,將協調廠商爲藥局保留一定比例貨源。

陳惠芳說,這款藥適用於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及其它具有感受性細菌引起的感染症,今年單月就用掉443萬顆,是過去的2.46倍,推測用量大可能與疫情解封口罩等政策鬆綁有關。

另外,國內兩款化療藥Cisplatin、Carboplatin,陳惠芳指出國內庫存還有4至7個月,足以撐到年底,呼籲醫療院所,勿爲搶貨囤積大量下單,以免導致缺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