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萬噸,再造一個東北!內蒙古如何成中美糧食戰爭的下一張王牌
在內蒙古自治區,水資源嚴重匱乏,全區的水資源僅佔全國的2%。這更是導致沙漠佔據了全區總面積的1/4。
然而,在如此不適農業的條件下,2023年,內蒙古的糧食產量成功突破4000萬噸,位居全國第6。
除此之外,內蒙古還成爲我國第四大“糧食淨調省份”。我國甚至有意將內蒙古打造爲“第二個東北”,作爲中美糧食戰爭中的又一張底牌。
那麼,內蒙古究竟是如何做的呢?
《———【•地域概括•】———》
內蒙古的氣候獨具特色,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漫長,夏季酷熱乾燥。
同樣,這樣的環境也註定無法大量種植農作物。
再加上水資源的匱乏,一樣是制約內蒙古農業發展的另一瓶頸。
整個區內地表覆蓋稀疏,自然湖泊寥寥可數,常年河流也所剩無幾。
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幾乎整個內蒙古地區都在爲缺水而發愁。
西部的著名河套灌區儘管有黃河之水的滋養,但由於下游需水量巨大,實際到達這裡的河川水資源已是所剩無幾。
而東部遼西地區農田密佈,雖然獲得了西遼河一線生機,但由於長期失去補給,導致河牀多年斷流。
整個區域內,過度抽取地下水的現象也愈演愈烈,已出現地下含水層日漸枯竭的危險信號。
同時,統計調查,區內有不少地區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遠遜於全國一般農區水平。
部分地區甚至只有不到170毫米,比中東的阿富汗還乾旱。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過去20年裡,內蒙古的糧食產量從248億斤飆升至近800億斤。
戲劇性的變化讓這個長期被視爲牧區的自治區一躍成爲全國第六大糧倉。
即便在新冠疫情的陰霾下,2022年內蒙古產糧791.6億斤的驕人成績仍然傲視羣雄。
如此反差的背後,不得不提起內蒙古科學的農業發展
《———【•科學發展•】———》
面對種種不利局面,內蒙古人並未放棄農業,而是積極應對,尋求適合本地的發展道路。
他們審慎選擇了河套平原和東部平原地區作爲主要種植區,這兩處地區雖仍乾旱,但降雨量相對充沛,地勢平坦,土地肥沃。
各地政府,先是2019年全面開工興建的引綽濟遼工程,每年將爲西遼河注入4.5億立方米的新鮮血液。
在西線方向,確定的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更將連通長江、黃河乃至整個西北內陸河系。
至此,內蒙古從此有望結束水資源貧乏的尷尬處境,爲糧食大增產奠定堅實基礎。
在這兩大區域內,內蒙古農民們根據當地特點,合理調整了種植結構。
他們大量種植了較爲耐旱的農作物,如玉米、小麥、大豆和薯類等,努力降低對水資源的需求。
但無疑,節水農業理念的推廣是維繫農業長足發展的關鍵一招。
內蒙古人摒棄了傳統的漫灌方式,大力推廣節水型農業,對農田用水量實行精準管控。
與此同時,跨流域調水工程也在積極推進,將爲缺水地帶輸送源源不斷的水資源。
如今,河套地區的大片麥田中已隨處可見"穿衣"作業的景象,農機推動淺埋滴灌帶下田,用最小化的水耗維繫莊稼生長,大幅提高了農業用水效率。
與此同時,農田平整作業、種質優化、病蟲防控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密集推行,讓原本乾涸的內蒙古大地重拾生機。
《———【•強大實力•】———》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內蒙古的農業生產終於取得了矚目成就。
2023年,該地區的糧食總產量高達796.1億斤,相當於近4000萬噸,穩居全國第六位水平,可謂產量驚人。
主力軍當屬玉米,單一品種總產就超過600億斤,在全國玉米產區中名列前茅。
與之並駕齊驅的還有大豆、小麥和薯類作物,尤其是大豆和馬鈴薯,產量更是佔據了全國產量的相當大份額。
2022年,通遼市糧食總產量高達930萬噸單單這座城市就貢獻了全國近五分之一的玉米總產量。
馬鈴薯之鄉烏蘭察布市,又是全國最大的薯產基地,佔據了全國總產的六分之一。
《———【•兩大產區•】———》
河套灌區儼然是內蒙古農業當之無愧的重鎮所在,其農業發展歷史悠久,在中國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
早在西漢時期,漢武帝在這裡建立了五原郡,便是爲對抗匈奴人而設立的防線。
之後歷代朝代均將之視爲農墾重鎮,直至今日河套依舊是全國最大的灌區之一。
其間,河套平原得以成爲華北地區糧倉的重要功臣,全憑着黃河這條母親河的滋養。
衆所周知,黃河雖爲中國第二長河,但其天然徑流量非常有限,全長近5500公里的河道僅得580億立方米的年流量。
然而,這點"細流"卻被沿岸各省人手一足,連同河套灌區在內,都緊緊依賴着這一點不多的"命脈"。
爲了最大化利用黃河水資源,內蒙古當地不遺餘力地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一條條總乾渠及支渠修通後,一張由大型水利樞紐爲節點,以農村公路通道爲脈絡的巨型輸配水網便在河套平原上悄然形成。
從空中俯瞰,河套地區宛如江南水鄉,一派水澤交錯、魚米之鄉的景象。
不過,由於水資源長期處於供給吃緊狀態,河套區難以再大幅提振產能。
內蒙古農業大軍不得不將進軍方向轉向東部新區域。
這一次,大軍的前鋒直指大興安嶺以東,準確說是延伸至東三省黑土地區的板塊。
這塊區域親緣北親緣關係也最爲緊密,不僅地形氣候與黑龍江等地高度類似,更延續了以大農場爲載體的經營模式。
其他諸如興安盟和呼倫貝爾等地,則將優勢領域聚焦於大豆、高蛋白優質農作物上,相繼成爲了全國種植大縣。
《———【•四通八達•】———》
要想讓內蒙古的糧食供應真正惠及全國,離不開高效便捷的運輸網絡。
值得慶幸的是,這裡交通設施一日千里,堪稱"四通八達"。
內蒙古自治區修建的公路總長達21.6萬公里,縱橫交錯遍佈全境。
而鐵路網的密度就更加引人矚目了,全區長達1.48萬公里的鋼鐵長龍位居全國首位。
大規模的公鐵網絡爲內蒙古農產品提供了極大方便。
對內,可以直接連接國內各大消費市場,將興安盟大米、河套蔬果源源不斷地輸送出去。
對外,內蒙古則藉助陸路通道與俄蒙相連,打通了通往歐洲大陸的出口。
憑藉着四通八達的交通優勢。
可以說,正是得益於發達的物流系統,內蒙古的糧食之路才得以暢通無阻,農產品纔可以源源不斷地輸送全國。
《———【•其他資源•】———》
除了蓬勃發展的農業,內蒙古這片熱土同樣蘊藏着豐富的自然資源。
但內蒙古最引以爲傲的,恐怕要數得天獨厚的草原環境。
錫林郭勒草原就達18萬平方公里之大,高等植物達600餘種,更有無數大型真菌星羅棋佈其間。
依託這片廣闊草海,內蒙古的畜牧業日漸走向輝煌。
除了畜牧,種植業同樣是內蒙古的命脈所在。
看來,中國的這塊寶地"疆"狹不足以概括它的無垠潛力。
《———【•戰略意義•】———》
過去中國曾一度面臨被農產品貿易"卡脖子"的難題。
新世紀伊始,美國糧商就曾藉機散佈謠言,哄擡大豆價格,從中賺取暴利。
當時中國的大豆供給六成依賴進口,遭受了沉重打擊,不得不高價購入以維繫供應。
因此,發展內蒙古等地的農業意義重大,這關係到中華民族能否在農業領域掌握主動權,在國際貿易博弈中立於不敗之地。
如今內蒙古已是玉米、大豆等主糧的重要產區,必將大大減輕國內對農產品的依賴進口。
此外,中國糧食安全形勢一直是當務之急。
隨着人口紅利消退,耕地面積銳減,糧食供給前景則更加嚴峻。
內蒙古作爲新興大省,正好可以緩解這一危機,爲國內市場提供更多的有力支撐。
可以預見,內蒙古必將與東三省等老牌糧倉地攜手並肩,形成中國農業的雙核發展格局。
屆時糧食自給有望基本實現,中國人民的飯碗將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國際糧市上也將佔據有利地位,避免受制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