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後骨骼硬度下降!延緩骨質疏鬆3要素

質疏鬆會使骨頭變脆弱,增加骨折發生的風險。(圖片來源/PEXELS)

隨着年紀增長,不少人會因骨質疏鬆而行動不便,甚至容易跌倒造成骨裂或骨折,使越來越多人有預防骨質疏鬆的概念。其實日常遵循3要素,就能遠離骨質疏鬆!

人體的骨密度會隨着年齡增長不斷增加,20至30歲會達到巔峰;然而40歲以後,正常的老化現象會導致骨頭新陳代謝的速度,逐漸大於新骨質增長的速度,造成骨骼硬度下降、形成孔隙,使骨質變得疏鬆。另外,女性荷爾蒙可以抑制骨骼中的鈣流失,因此女性停經後賀爾蒙減少,即會造成骨量流失,這也是女性好發率高於男性的原因。

骨質疏鬆會使骨頭變脆弱,四肢力量減退、不耐久走、跌倒頻率增加、駝背等問題,增加骨折發生的風險。目前針對骨質疏鬆的治療,大致可分爲增加骨質生成、抑制骨質流失等2大面向,民衆可以根據個人的健康情況,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想要延緩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就要多存「骨本」,建議從日常生活中調整。吸菸、過度飲酒、攝取過度咖啡因等,都是常見容易對骨質健康造成影響的負面行爲;反之,應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每天適度日曬,有助於幫助維生素D的產生,讓骨質更健康。在飲食上,也可以多補充含有鈣質及蛋白質的食物,如黑芝麻、牛奶、小魚乾、起司、海帶、蝦米、鈣片、豆製品、堅果類等。

骨質疏鬆沒有明顯的症狀,因此經常等到骨折等嚴重問題發生後才被關注,若想了解自己是否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建議可至專業的醫療院所測量骨質密度,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並透過運動及補充鈣質、蛋白質等營養,減緩骨質疏鬆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