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Young 2024】「命題在當代」林裕軒:高速公路上需要警廣,新世代必須彼此相望

林裕軒,獨立策展人,曾策畫桃園兒童美術館「我用身體畫座島」展覽、新板藝廊「持景行走」展覽與鳳甲美術館「一百坪的散步練習」展覽等,擅長以空間與身體,引導觀展者與藝術形成共存姿態。 圖/林科呈攝影

林裕軒,獨立策展人,曾策畫桃園兒童美術館「我用身體畫座島」展覽、新板藝廊「持景行走」展覽與鳳甲美術館「一百坪的散步練習」展覽等,擅長以空間與身體,引導觀展者與藝術形成共存姿態。今年9月,將於基隆美術館舉辦策展生涯中規模最大的展覽,作爲自己年滿30歲的階段性里程碑。

把預算留給看不見的東西上,是我做這行學會最重要的事

起點約莫8年前算起,大學就讀美術系的林裕軒,因熱衷社會議題時常發起自主活動,而結識空場藝術聚落的策展前輩王詠琳、黃偉倫,進而有了做爲策展助理的契機,初出茅廬便能以相對寬裕的預算參與策展工作,日後則自然往此領域發展。剛進入策展環境沒多久,林裕軒便開始發現相對奇怪的事,爲何這行業年齡斷層如此明顯,20出頭的下一段年歲,就已是4、50歲左右的前輩?那時他才知道,預算令理想與夢想分手,有實力的中堅份子不得已也需離開。

「這8年來,我學會最重要的事是,儘可能把預算留給看不見的東西,在看得見的東西上調整作法。」林裕軒口中看不見的東西,即是藝術家的想法、概念、思維,正因爲看不見,更需要被細心照料,至少對他來說,那是能讓策展屆年齡斷層問題,現實面上所能做的最大改變。

大學就讀美術系的林裕軒,因熱衷社會議題時常發起自主活動,而結識空場藝術聚落的策展前輩王詠琳、黃偉倫,進而有了作爲策展助理的契機。 圖/林裕軒提供

領路人有如警廣,那是當代趨吉避凶的提點

「我們需要管,也不需要被管。」林裕軒說,那是他自己與當代的某種普遍認同,需要前輩的一些提醒,卻又不需要太多的限制與規範,就像是他的大學老師與研究所教授簡子傑,即是他心中的趨吉避凶領路人。他提到,當代青年許多都已有明確的目標,如同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已經明白自己要開到何方,領路人則像是途中的警廣,適時提點哪裡有交通事故,該如何改變行駛車道,減速或避開壅塞路段處等,能減少過程中浪費時間與沒有經驗的跌撞,讓一切變得更爲順利。

就算遇過多次社會鬼故事,仍對未來抱有想像

獲獎令他充滿感謝,除獎項外,更想額外感謝堆砌此成就的所有工作同仁。他說到,獎項就像是一個策展,是所有人共同努力與合作的成果,自己身爲策展人,更知道所有的細節都非一人的功勞,謝謝大家的付出,給予專注做事的人們肯定。此世代價值觀在位移,過往許多理所當然的事物,早已開始充滿懷疑,他也有過沮喪、萌生想要離開此行業的念頭,但回想起當代許多不同領域的朋友,如設計師、演員、藝術家等,一想起有人一同前進,那或許終會改變些什麼結果。「我們已非超級新手,也早遇過社會鬼故事,但仍對未來抱持想像。」

今年9月,林裕軒將於基隆美術館舉辦策展生涯中規模最大的展覽,作爲自己年滿30歲的階段性里程碑。 圖/林科呈攝影